《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字表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文化頻道綜合 陳苑)據中國政府網8月19日消息,國務院於6月5日發出關於公布《通用規范漢字表》的通知,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通用規范漢字表》,並予公布。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從漢字的起源與發展,到簡化字的演變與規范,每個階段的變化都跟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許多人提筆忘字,令漢字陷入到“危機”之中。規范使用漢字,避免易錯常用字,正確書寫漢字,成為了一道難題。
國務院公布《通用規范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 分為三級
《通用規范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為常用字集,收字3500個,主要滿足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收字3000個,使用度僅次於一級字。一、二級字表合計6500字,主要滿足出版印刷、辭書編纂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級字表收字1605個,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進入一、二級字表的較通用的字,主要滿足信息化時代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門領域的用字需要。
《通用規范漢字表》對簡化字和異體字做出新調整
該表對社會上出現的在《簡化字總表》和《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之外的類推簡化字進行了嚴格甄別,僅收錄了符合該表收字原則且已在社會語言生活中廣泛使用的“閆”等226個簡化字。
該表在以往相關規范文件對異體字調整的基礎上,又將《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皙、?、淼、昇”等45個異體字調整為規范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