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風箏"過后紀念周樹人君 引"魯迅大撤退"等猜測【4】

2013年09月25日10:21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風箏”過后紀念周樹人君

  父親為我排演《孔乙己》

  ◎學通社東城分社、北京一七一中學高二(2)班 李紫薇

  “吃不吃茴香豆?剛做的。”父親推開門,端來一盤青黃色的豆子。“不吃,趕快拿走。”我使勁擺手。我對豆子從來都沒有好感。

  父親繼續努力說服我:“嘗一顆吧,甜中帶咸,特別香。吃一顆豆,看一眼書,文章立馬就背下來了。”我感到有些驚詫,問:“什麼文章?”“當然是《孔乙己》了。怎麼,你沒學過嗎?”父親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很焦急的樣子,“魯迅的文章啊,我最喜歡的一篇。讀了七八十遍了,越讀越有味道——就像這茴香豆。”父親得意地舉起那盤豆子,然后又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粗聲粗氣地說:“我今天就給你講講這個孔乙己,等我去拿點東西。”

  沒過一會兒,父親就回來了。他把一個乳白的酒壺、兩個煙色茶杯和一本破舊的書,同那茴香豆一起放在桌上,然后招呼我坐下。翻開書,果然有一篇《孔乙己》的文章。父親給茶杯倒滿酒,遞給我一杯。我用舌頭輕輕舔了一下,辣得直哆嗦。父親哈哈大笑:“好,咱就從孔乙己的樣子說起。”父親開始給我讀書,當讀到又臟又破的長衫時,我打斷他說:“孔乙己怎麼穿得這樣寒酸?像個要飯的。”“他跟要飯的差不多慘啊,你聽我繼續給你講……”

  父親講完后,停了半天沒有說話。我覺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隻好局促地吃起了茴香豆。這豆真的是越吃越香,脆生生的。我便想起那孔乙己吩咐小二拿豆來的場景。我想象著,一個落魄的書生在他人的哄笑中,頹廢地縮在一個角落,吃那溫酒,嚼著豆。

  我突然感到從未有過的真切。這種感受又是什麼呢?很憋屈。既反感孔乙己的作為,又深深地同情他。他那種狼狽潦倒的樣子,痛苦的眼神,讓我不禁恨起了他周圍那些人。他們冷漠地踐踏著孔乙己,何嘗不是孔乙己背后的真正殺手?

  “這種低賤的人的生活,你能體會嗎,孩子?”父親長嘆一口氣,把整杯酒都干了。他眼睛紅紅地看著我,說道:“爸爸在你這麼大的時候就體會了。小時候瞞著父母拿個煮熟的玉米棒子,用手摳下玉米粒,再到缸裡舀一瓢涼水,邊吃邊喝。隻有在那種情況下,才能體會孔乙己。他生活在那個社會,活著和死了,都沒有區別啊。”父親扭過頭去,不再說話了。

  我一剎那理解了父親的感受。我走近了父親,看見了他從未打開的心門。我也走近了魯迅,第一次發現他的文章不是那麼晦澀難懂,而是包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新世界。(作者生於上世紀90年代)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