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則問題決不讓步
華商報:近年來,少林寺嘗試了很多比較超前的舉措,有人會說,商業化的色彩是不是過於濃厚了?
釋永信:我們並沒有把少林寺本身拿出來進行商業化的操作,因為這是我們的信仰。我們拿出來的是經過提取的少林文化,只是進行了文化方面的產業化操作。寺廟的生存環境和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身處商業社會,無法回避卻也讓人兩難。如何因勢利導濟世度人,但又不被商業給度了去,這對少林寺確實是一個挑戰。可以說,你不化它,它就必然化你。所以我們必須摸索走出一條路子。一方面我們要適應發展,不斷提升素質和信仰﹔另一方面,也要主動入世,以正念正行引導佛教文化及禪武文化的發展。如果僧人們天天講普度眾生,但是不到眾生中去,那這一輩子也度不了幾個,也就空有慈悲之心了。少林寺之所以在這些方面超前,是因為猶豫、被動讓我們吃了太多的苦頭,現在不過是亡羊補牢罷了。
華商報:你怎樣看待社會上對你的非議,甚至一些傳言?
釋永信:如果對所有人的評價都非常在乎,那啥也做不成了。看准的事情我會努力去做,對原則問題我也是決不讓步。
華商報:常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你如何保証自己不亂?
釋永信:啥事我都能夠順其自然去做,動身不動心,勞神不勞心,隻要心性把握得好,就不覺得什麼了。
華商報:下一步少林寺還有哪些大的推廣計劃?
釋永信:總的來說,任何事情都隨緣,順其自然。另外,我們信徒很多,有好的因緣,有好的、新的想法,我們感覺也蠻有意思的,能鼓勵就鼓勵,能支持就支持。佛教講隨喜功德,別人做好事,我們沒能力,我們跟著贊嘆,也有一分功德。至少我們心裡也能跟著一塊喜悅。心生歡喜,自身也是一種受益。這也是佛教的教義,也是佛教的傳統。
華商報:聽說過去有五大少林之說?
釋永信:元朝是少林寺的鼎盛時期,當時在全國,像長安、蒙古、天津薊縣、山東等地,有五處設有少林。在我們省內,這幾年經過我們田野調查,南面遠到信陽,北邊到安陽,東邊到商丘,西邊到三門峽,能查到的,不同歷史時期與少林寺有關的寺廟,就達到130多處。少林寺歷史上是中原的大寺,他對整個中原的佛教也都有帶動作用。
華商報:你是否有意在長安恢復西少林?
釋永信:恢不恢復這不是我的權力,一切都隨緣,緣分到了,信眾需要了,順應大家的願力,自然也就恢復了。現在也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恢復。
華商報:你心中的少林是什麼樣子?
釋永信:少林寺是一個延續了1500多年歷史的子孫叢林,是一個大家庭。我希望有一天,這個大家庭裡人才濟濟,禪師如林,就像我們所在的少室山林一般茂密,這才是我心中的少林寺,那一天,才是少林寺真正中興的時刻。(記者 秦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