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曼德拉逝世 追憶“南非國父”的傳奇一生[圖]【5】

2013年12月06日11:0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五本書讀懂曼德拉:追憶“南非國父”的傳奇一生

  【書籍信息】

  作者: 秦暉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副標題: 曼德拉傳 從南非看中國 新南非十九年

  出版年: 2013-10

  頁數: 710

  定價: 78.00

  裝幀: 平裝

  叢書: 漢唐陽光人文圖書

  ISBN: 9787539964461

  【內容簡介】

  “我們時代少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秦暉從南非發現另一個中國,反思福利、暫住証、農民工工棚、非法強拆、新農村

  本書由三部分構成:曼德拉傳、從南非看中國、新南非十九年。

  曼德拉病危使全世界又一次把目光注意到南非——這個以往多災多難、如今多姿多彩、而未來前程無限的“彩虹之國”、“金磚”新秀。自從曼德拉領導南非人民廢除種族隔離、建立民主南非、實現種族和解以來,新南非已經走過了19年的難忘歷程。

  新南非至今雖然隻有19年,但此前四年曼德拉出獄后南非就已經開始新舊“過渡期”,1993年各種族各黨派終於達成最后協議即民主南非協商會議公約(CODESA),並通過了新憲法決定建立新南非,至今剛好20年了。而再往前回溯,30年前的1983年發生了非國大武裝斗爭期間最大的一次暴力行動“教堂街事件”﹔55年前的1958年非國大在加納第一次呼吁國際社會制裁南非。另一方面,今年也是1948年南非白人國民黨上台開始全面實行系統性的種族隔離制度的65周年﹔1913年第一個種族隔離法《土著土地法》頒布的100周年﹔南非布爾人殖民者擊敗反抗的祖魯人的“血河之戰”175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對南非的關注中,秦暉注意到發生南非“部族沖突”的黑人多是祖籍不同的“黑人家園”而在城打工的、南非當局所謂的“流動工人”,他們的“部族矛盾”表象下有著社會地位的微妙差異:科薩族勞工多是都市貧民區的安家戶,而祖魯族勞工則多是住集體宿舍、家屬留守“黑人家園”的單身勞工。由此他聯想到我們國家的類似現象,以及兩國類似現象的制度背景,這些背景與兩國經濟發展及高速增長時期之間的聯系。從而深入到民主化前南非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演變以及與我們的對照。

  主要觀點:

  曼德拉不是霍梅尼式的“聖人”或曹操式的“英雄”,更不是綠林式的梟雄,他是集道義與理智、勇氣與寬容於一身的聖雄式人物。聖雄不是完人,但他給南非帶來了希望。因此,無論基於價值判斷還是基於功效判斷,曼德拉投身“革命”如果說無須被“崇拜”的話,那麼至少也是不該被詛咒的。

  ——“曼德拉現象”的歷史意義

  許多國家、包括印度與拉美的貧民主要特征就是貧困。而與此不同的是:南非的“進城黑人”與中國的“進城農民”除了貧困,更嚴重的問題是公民權利的缺失。他們不僅是窮人,而且是“賤人”。當然,印度民間的種姓制下也有“賤民”,但那裡的“賤民”隻受民間傳統的歧視,國家把這種歧視視為非法。而中國與南非的賤民受到的恰恰是來自國家的“合法”歧視。

  ——從南非看中國

  南非共大概可以說是當代世界最“自信”的共產黨之一——她的自信表現在不害怕在民主政治舞台上與別人公平競爭,自信可以靠講理、靠做事,而不是靠“專政”,靠強權封別人的嘴來取勝。南非共從來不是“甘地主義”者,在別人武力鎮壓她時她會武力抗爭,不會任人宰割束手待斃。但她也不相信武裝奪權,早在武裝斗爭時期她就已經在自己的綱領中放棄了“專政”的說法,更不會用武裝去摧毀憲政民主。

  ——新南非十九年

  【作者簡介】

  秦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們時代少有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民史與經濟史。主持了一系列鄉村調查,主編了《農民學叢書》首批六本。

(責編:鮑坤子(實習生)、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