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將星條旗插在硫磺島上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日軍在關島有一個將近3800人的軍事基地和一個1400人的海軍基地。駐有水上飛機、電台、氣象站、獵潛艦、布雷艦等艦艇。在硫磺島有一個飛機場,有20架戰斗機和1500名海軍駐扎在這裡。
1944年2月,當美軍佔領馬紹爾群島后,日軍加強了硫磺島的軍事力量,在硫磺島上的軍事力量達到5000人,13門火炮,200挺輕重機槍,4552支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徑2聯裝高射機槍,此外還有120毫米口徑的火炮。硫磺島和小笠原諸島成為防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線。因為當時日本已經喪失了制海和制空權。
1944年4月,硫磺島上還駐有80架戰斗機,但到了1944年7月僅剩下4架,美國海軍到了硫磺島目視范圍內,一次全面的轟炸,炸毀了硫磺島上所有的建筑物和僅存的4架飛機。但美軍尚沒有對喪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島展開攻擊,而日本則隻余下地面部隊能使用。
戰前美日雙方的准備
1944年10月初,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就將進攻硫磺島的計劃制定出來,參加作戰的地面部隊為第5兩棲軍,下轄海軍陸戰隊第3、4、5師,共約6萬人,由霍蘭史密斯中將指揮﹔登陸編隊和支援編隊,由凱利特納中將指揮﹔米切爾中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負責海空掩護﹔所有參戰登陸艦艇約500艘,軍艦約400艘,飛機約2000架,由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上將統一指揮。
由於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隻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開始,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1944年12月20日推遲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茲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945年2月中旬。
在1944年前,日軍僅僅把硫磺島作為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繼基地,隻部署了海軍守備部隊1500余人和飛機20架。1944年馬裡亞納群島失守后,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日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御力量,1944年3月下旬將4000余陸軍部隊送上島﹔5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栗林忠道中將任師團長,並在島上配備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7月海軍第27航空戰隊也調至島上。截止1945年2月,日軍在島上陸軍約1.5萬余人,海軍約7000余人,共約2.3萬人,飛機30余架,由栗林統一指揮。日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千島機場和元山機場,也叫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二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由於美軍迅速攻佔了馬裡亞納群島,原計劃運往馬裡亞納群島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硫磺島,盡管美軍組織飛機、潛艇全力出擊,企圖切斷硫磺島的增援和補給,但日軍以父島為中轉站,採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因此美軍的封鎖效果並不理想。
由於日軍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硫磺島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島的抗登陸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栗林曾擔任過天皇警衛部隊的指揮官,他的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登陸戰役。
每天出動戰機轟炸硫磺島
從1944年8月10日起,駐扎在塞班島的美軍航空兵就開始對小笠原群島進行空襲,重點是硫磺島的機場和為硫磺島進行物資補給的中轉地父島的港口設施。從8月至10月,共進行過48次轟炸,投彈約4000噸,但收效甚微。
1944年11月24日,塞班島的美軍首次出動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引起了日軍極大的恐懼,並隨即作出反應,3天后即1944年11月27日,硫磺島上的日軍出動了2架飛機空襲塞班島美軍B—29航空基地,擊毀B—29一架,擊傷十一架。隨后的日子裡,硫磺島上的日軍又多次組織對塞班島美軍航空基地的空襲,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計擊毀B—29六架,嚴重威脅著美軍B—29航空基地的安全。為壓制硫磺島日軍飛機的襲擾,美軍於1944年2月8日組織了一次海空協同突擊,出動飛機192架次,其中B—29重轟炸機62架次,B—24中型轟炸機102架次、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7艘,共投擲炸彈814噸,發射203毫米炮彈1500發、127毫米炮彈5334發,這樣猛烈的轟擊,卻並未徹底摧毀硫磺島機場,僅僅起了短暫的壓制作用。自這次海空協同突擊后,美軍在1944年2月間又組織了四次類似的海空聯合突擊。
1945年2月9日起,由黑爾少將指揮的第七航空隊B—24轟炸機隻要天氣允許,幾乎每天出動對硫磺島進行轟炸。
1945年2月19日開始登陸戰
1945年2月19日凌晨6時,特納率領的登陸編隊到達硫磺島海域,斯普魯恩斯和米切爾指揮的航母編隊也到達硫磺島西北海域,此時,硫磺島出現了少有的晴朗天氣,天高雲薄,微風輕拂。
6時40分,美軍艦炮支援編隊的7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和13艘驅逐艦開始直接火力准備,航母編隊一邊擔負空中掩護,一邊出動艦載機參加對硫磺島的航空火力准備。這次火力准備,時間雖短,但因為天氣晴朗,目標清晰可見,效果比較理想。
登陸部隊海軍陸戰隊三個師,以陸戰第四、第五師為一梯隊,陸戰三師為預備隊,在直接火力准備的同時,第一批登陸部隊八個營完成了換乘。
登陸灘頭在硫磺島的東海灘,從折缽山山腳下沿海岸向東北延伸,總長3150米,從南到北依次每450米劃分為一個登陸灘頭,代號分別是綠一、紅一、紅二、黃一、黃二、藍一、藍二。陸戰五師在南端的三個灘頭登陸,穿越島的最狹窄部,孤立或攻佔島南的折缽山,陸戰四師則在北面的四個灘頭登陸,攻擊一號機場。
8時30分,第一波68輛履帶登陸車離開出發點,向灘頭沖擊。
8時59分,艦炮火力開始延伸射擊。
9時整,部隊准時開始登陸,一開始非常順利,日軍的抵抗十分微弱,隻有迫擊炮和輕武器的零星射擊,美軍遇到的最大阻礙是岸灘上的火山灰,由於岸灘全是火山灰堆積而成,土質鬆軟異常,履帶登陸車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難以前進,后面的登陸艇一波接一波駛上岸,卻被這些無法動彈的履帶登陸車阻擋,根本無法搶灘登陸,艇上的登陸兵隻好涉水上岸。見日軍隻有零星的輕武器射擊,特納甚至認為照此發展,隻需五天就可佔領全島。但好景不長,登陸的美軍才推進了二百余米,日軍等美軍炮火開始延伸,栗林就下令從坑道進入陣地,根據事先早已測算好的數據,日軍炮火准確覆蓋了登陸灘頭,一時間,美軍被完全壓制在灘頭,傷亡慘重,前進受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