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的阿娘在斟紅?水。
舞麒麟、拋公雞、踢轎門、紅?水、跨火盆、掀蓋頭、拜堂、喝交杯酒,昨天下午,在龍崗街道婦聯的主持下,6對新人在龍崗街道鶴湖新居舉行了一場極具客家民俗風情的“情定龍崗 三生三世”集體婚禮。
昨日下午3點,吉時已到,在鑼鼓聲中,在麒麟舞的引領下,6對新人新郎穿狀元袍,新娘披戴鳳冠霞帔。來迎親的阿娘、挑擔婆早已准備就緒,將新娘們迎上了花轎,迎親的阿娘把一個漂亮的公雞拋過花轎,嘴裡說著“無災無難”等吉祥話,寓意新人日子會過的紅紅火火,順順利利。
花轎到了新郎家門前,新郎們用腳踢開花轎門,這就是客家婚俗中的踢轎門,新郎挑起花轎帘,牽著新娘下轎,每位新娘頭頂“米篩”,寓意是“米篩頂頭千百眼,滿屋哥叔做官回,滿屋哥叔賺錢歸”。
下了花轎后,迎親的阿娘在新娘轎前的地上開始斟紅?水,新娘們沿著洒過紅?水的路徑走,這在客家婚俗中有可以驅鬼辟邪的寓意。沿著紅?水的路,新娘們走到火盆前。火盆也叫“雄爐火”,在火盆裡面放上旺草、鬆柏等點燃,新娘進門時跨過火盆,象征旺家、旺財、旺丁,預示新人能早生貴子。
在祝福聲中,新郎們掀起新娘紅布蓋頭,証婚人給6對新人舉行了証婚儀式,祝福新人永結同心,白頭偕老。據介紹,紅蓋頭的作用就是在出娘家入婆家這一段路上保護女子不被外人看到,從而保証新郎是除了女子父親之外,第一個見到自己妻子的男性。而今天新娘還是頭蓋紅頭巾以遮羞避邪,取吉祥之意。
隨后舉行的是拜堂儀式,新人們每人手持三支香,拜謝了前來參加儀式的賓客、長輩,並對拜。拜堂在古代又稱拜高堂、拜花堂。舊時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后,復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長的儀式,是確立婚姻關系的最主要習俗之一。
最后是喝交杯酒儀式,6對新人手持酒杯,喝下了甜蜜的交杯酒。在客家傳統中式婚禮儀式當中,交杯酒自古就有,又稱“合巹酒”,是婚禮程序中的一個傳統儀式,新人要喝了交杯酒才能算是真正的夫妻。記者 張尉心
(來源: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