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向標
近日,一幅7米多長的《清明上河圖》在北京婚博會現場亮相。引人注目的是,這幅圖是由黃金制成照片后呈現在觀眾面前的。
這幅黃金版的《清明上河圖》是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真跡為底本,按1︰1的比例印刷在特制的黃金“宣紙”上的,全長768厘米,寬25.2厘米,其黃金純度為99.9%以上。
從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誕生至今近200年的影像發展史中,承印材質從感光紙發展到如今包括纖維織物、塑料制品、金屬等多種材料,但用貴重金屬作為承印材料,中外都沒有先例。北京中藝金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創建了金像工藝技術工程中心及專家委員會,集合了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應用光學專家陳星旦,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徐揚生,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邵劍心等。經過多年研發和技術攻關,耗資上千萬元終於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黃金納米成像技術。
據專家介紹,傳統金屬材料印刷存在著熱塑性涂層易被油墨溶解或難以使油墨附著的問題,不具有耐高溫和抗強溶劑腐蝕的特性。專家們以黃金相紙作為照片的載體,運用納米技術的物理氣相沉積原理,通過加氣加壓加電,將純金變成金膜,加入特定的介質作為基底材料,最后把彩色的圖像通過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技術直接印制在黃金材質上。目前,該技術已被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列為重點發展的四大項目之一,並獲得了三項國家專利。 (記者李大慶)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