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兒歌的發展現狀不樂觀 作曲家呼吁推廣兒歌

2014年03月21日21: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兒歌的發展現狀不樂觀 作曲家呼吁推廣兒歌

  中新網鄭州3月21日電(關濤 師紅壘)3月21日是“世界兒歌日”,這個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立為國際性的節日是為發展少年兒童的才智,並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民族語言的認同。但時至今日,兒歌的發展現狀並不樂觀,創作出現青黃不接,30年前媽媽們唱的歌如今還在讓孩子唱,兒童對於兒歌的態度更多的是不屑。作曲家對此呼吁,兒童歌曲的事情也是素質教育的事情,必須通過全社會進行推廣。

  兒童無新歌可唱 流行歌曲張口即來

  知道今天是“世界兒歌日”嗎?3月21日,記者在河南鄭州街頭隨機採訪多名家長和孩子后發現,他們對此節日都不知曉。而提及愛唱的歌,多位小學生張口就來的則是《倍兒爽》、《洗刷刷》等流行歌曲。

  幾名小學二年級的男生還爭先恐后地告訴記者:“我們除了學校演出節目時會唱《讓我們蕩起雙槳》、《蝸牛與黃鸝》這類的兒歌,平時唱的話會被笑話的。還是大張偉的《倍兒爽》和周杰倫的《雙節棍》好聽。”說罷,其中一名男生還即興來了兩句:爽爽爽爽!哈咿呦哦哦!

  家長嚴女士說,女兒學校因組織春游,正在給學生排練合唱《春天在哪裡》。“這首歌30年前我上學時就在唱,如今的小學生還在唱。”嚴女士說,30年過去了,兒歌的發展似乎停止不前,提起春天的主題,孩子們能唱的歌似乎隻有這一首。

  市民李先生也為女兒唱的歌感到苦惱:“孩子張口就唱的除了流行歌曲就是灰色童謠,為扭轉這一點,我曾帶她到音像店挑選兒歌碟片,但令人失望的是,市場上在售的兒歌大都是一二十年前的老歌曲。”李先生說,雖然他一再誘導,孩子還是對這類歌曲提不起興趣。

  兒歌被“埋葬”推廣勢在必行

  鄭州中學附屬小學的音樂教師杜慧對此現象也頗有感觸:“近幾年在孩子中間流行和傳唱的兒歌太少了,小學音樂教材雖然也改了很多次,但加進去的新歌並不多,二三十年前的很多老歌也還在,如《賣報歌》、《蝸牛與黃鸝》等。這些歌一二年級的學生還能接受,三年級以上的同學就沒什麼興趣了,但一給他們放《爸爸去哪兒》這樣的流行歌曲同學們就會立即來精神。”

  杜慧說,為激發孩子的學歌興趣,她在給五六年級的學生上課時,隻好會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節奏歡快、積極向上的流行歌曲調劑氣氛。

  “幾十年來,在藝術歌曲、群眾歌曲、通俗歌曲這三大類裡面,優秀的兒童歌曲是最少的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孩子沒歌唱的現狀,隻好去唱那些流行歌曲甚至愛情歌曲,讓人哭笑不得。”河南省音樂家協會秘書長、作曲家李仲黨談及兒歌現狀感觸頗深。他說,現在的小學音樂教材缺乏水准高的優秀作品來引導學生,新的作品太少,老歌孩子不願意唱。

  “中宣部如今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曾組織中國音協在全國搞了一次兒童歌曲征集活動,搜集了100首作品進行全國推廣,但最后並沒有流傳下去。”在李仲黨看來,這和音樂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不無關系。

  李仲黨說,其實近些年很多作曲家也創作了大量兒童歌曲,但都沒有推廣下去。“兒童歌曲的事情也是素質教育的事情,全社會都要進行推動,政府還應制定一定的政策性方案,讓優秀新兒歌走進教材。再到‘世界兒歌日’這天,孩子們應該唱著好聽的歌曲來慶祝這個節日,而不是到了這天才來說歌曲的事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