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民族間的文學交流:從<九雲夢>到<來自星星的你>

2014年03月29日08:10    來源:文匯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民族間的文學交流:從到

  原標題:從《九雲夢》到《來自星星的你》

圖片說明:《九雲夢》故事屏風。上海古籍出版社供圖。

  最近一個時期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以下簡稱《星你》)的熱播再一次喚起了國人對“韓流”的興趣。人們除了關注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外,其中最為女性粉絲所傾倒的劇中主人公都敏俊的“人生之書”《九雲夢》,也引起了讀者的廣泛注意。上海古籍出版社得風氣之先,從正在整理校勘的《域外漢文小說大系·朝鮮漢文小說集成》中抽出了《九雲夢》,適時推出,單獨出版,首印一萬冊很快告罄,從而滿足了廣大粉絲和一般讀者的需求。此舉也引起了對有關古代朝鮮漢文小說的關注,並引出了一段古今中韓文學文化交流的佳話。

  《九雲夢》這部受到我國深刻影響而創作的朝鮮古代漢文小說,今天卻搭車“都教授”而在我國大行其道,這種文化的外傳和回溯就像水面上交相回環的漣漪,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電視劇《星你》的熱播和韓國漢文小說《九雲夢》的熱銷,一方面,固然說明了“韓流”的持續勁吹,說明了韓國文化中確有著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作為電視劇主人公“人生之書”的《九雲夢》,卻又是受了中國古代文學影響的結果。因而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文化現象:古代,中國文學影響了朝鮮文學,誕生了《九雲夢》這樣的文學經典﹔今天,以電視劇為代表的韓國文化又影響了中國,並帶動了《九雲夢》在中國的傳播。

  上述現象說明了什麼呢?它生動地說明: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學與文化交流都是雙向的,而且一般來講,這種雙向交流往往受到雙方權力關系的制約,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狀況,即:比較強勢的文化影響相對弱勢的文化多一些,而后者影響前者的情況少一些。古代中國作為東亞漢字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的源文化國,文化上處於相對比較中心的地位,而古代朝鮮則相對處於比較邊緣的地位,因此這個時期的朝鮮文學接受中國文學的影響就多一些﹔今天,韓國作為較早崛起的“四小龍”之一,不僅在經濟上比我們早起飛,更在文化產業尤其是影視產業方面走在我們前面,因此在這方面就影響我們多一些。前者典型的例子就是《九雲夢》和其他數量眾多的朝鮮古代漢文小說,后者典型的案例就是《星你》和一直勁吹不衰的韓國電視劇。這裡比較有趣的是,《九雲夢》這部受到我國深刻影響而創作的漢文小說,今天卻搭車“都教授”而在我國大行其道,這種文化的外傳和回溯就像水面上交相回環的漣漪,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其實,這種文化的雙向交流不隻存在於中韓之間,其他國家和民族之間也無不如此。比如中西之間,除了歷史上著名的戲曲《趙氏孤兒》和小說《好逑傳》先后被翻譯到歐洲引起轟動和關注以外,一個同樣有趣的個案是: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根據自己多年的漢學研究成果,融中國公案小說和西方偵探小說於一爐,用英文創作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狄公案系列小說”,率先把狄仁杰從傳統的“神判”改造成為一個融“神探”與“神判”於一體的形象。上世紀80年代初,國內首先翻譯出版了這些小說﹔不久,這些小說又被改編成電視劇《狄仁杰斷案傳奇》﹔2004年至2010年間,又有長達160余集的歷史偵探懸疑劇《神探狄仁杰》問世,該劇內容雖與高羅佩狄公案小說沒有太大關聯,但該劇對狄仁杰“神探”的定位明顯受到了高羅佩的影響,特別是依賴於狄仁杰集聚起的廣泛人氣,該劇受到了男女老少各個階層和年齡段的觀眾熱捧,其中一句台詞“元芳,你怎麼看”,突然竄紅為2012年的網絡流行語,網絡解謎游戲“狄公案”也於同時走紅。

  可見,電視劇《星你》的熱播和韓國漢文小說《九雲夢》的熱銷並不奇怪,它只是為中韓以及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學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段新的歷史和現實的佳話。

  《九雲夢》所表現的,是在盡享人間功名富貴以后的大徹大悟。這是一種融儒家思想和佛教觀念於一體的人生哲學。《星你》中的都教授之所以把《九雲夢》作為“人生之書”,正是基於小說所蘊含的這一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那麼,作為都教授“人生之書”的《九雲夢》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

  這是一部誕生於17世紀的朝鮮漢文小說,作者金萬重(1637-1692),字重叔,號西浦,是朝鮮時代中期的著名文人,出生於世代為官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金長生乃碩儒,父親金益謙在1637年“丙子胡亂”(此為朝鮮時代指稱清人入侵朝鮮和入主中原)時為國捐軀,哥哥金萬基乃肅宗岳父,官至弘文館大提學、兵曹判書。金萬重本人於顯宗六年(1665)進士及第,后累遷為成均館校正官、吏曹正郎、大提學。肅宗朝,金萬重因為官耿介,卷入宮廷斗爭,被罷黜並流放海島,於肅宗十八年(1692)病逝於謫所,年僅56歲。《九雲夢》就是其被貶后思念老母和自己感悟到人生虛無空幻之作,除此之外,其他著述也頗豐,有漢文詩集《西浦集》和雜著《西浦漫筆》問世,小說還著有《謝氏南征記》。

  《九雲夢》的主人公,是西域天竺國高僧六觀大師的弟子性真。他與衡山衛真君娘娘駕下八位仙女於路上邂逅,彼此產生情愫,萌動凡心,於是被謫下界投胎,造世歷劫。性真投胎於淮南道秀州楊處士家為子,名少游,字千裡。八位仙女分別托生為秦彩鳳、桂蟾月、狄驚鴻、鄭瓊貝、賈春雲、蘭陽公主、沈裊煙和白凌波,個個才貌超群,各懷技藝。小說以楊少游的游學、科考和仕宦生活為中心,描寫了他與八位奇女子相逢相愛,以及他出使屬國、征討吐蕃、武定禍亂、文致太平的傳奇經歷。正當位極人臣、坐享富貴之際,他突然悟人生無常,興盡悲來,上疏乞退﹔最后受師傅點化,頓悟本性,夫婦九人,皆皈依佛門。小說從佛道謫世、轉世觀念開始,以佛教出世思想作結,中間貫穿了儒家功名富貴思想和家庭社會倫理,而最終以佛教為旨歸。正如小說最后所總結的:“天下有三道:曰儒道,曰佛道,曰仙道。三道之中,惟佛道最高。儒道成全,明倫紀,貴事業,留名於身后而已。仙道近誕,自古求之者甚多,而終未能得之,秦皇、漢武及玄宗皇帝可鑒也。”看來作者的思想基本上是主張儒、佛合一,而以佛教為最高境界,對道教則頗不以為然,以“仙道近誕”一語否定之。所以《九雲夢》所表現的,是在盡享人間功名富貴以后的大徹大悟。這是一種融儒家思想和佛教觀念於一體的人生哲學。《星你》中的都教授之所以把《九雲夢》作為“人生之書”,正是基於小說所蘊含的這一豐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九雲夢》雖為朝鮮漢文小說,但有著明顯的中國文化印記。小說之名即源自司馬相如《子虛賦》,所謂“楚有七澤”,其中最小者名“雲夢”,“方九百裡”。后人因此以“雲夢”指稱廣闊浩渺的大澤,以“九雲夢”喻指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蘇東坡詩雲:“永辭角上兩蠻觸,一洗胸中九雲夢”﹔高麗詩人林椿也有詩雲:“臨軒一望大千界,不啻胸中九雲夢”,皆為此義。小說以“九雲夢”命名,也是喻指主人公胸懷“雲夢”之志。此外,小說在時間上以中國唐代為歷史背景,在空間上以我國五岳、洞庭、淮南道秀州縣、華州華陰縣、洛陽、長安、邯鄲等地為故事發生地,文中無數次用到諸如卓文君司馬相如、旗亭故事、曲江之會、紅拂、綠珠、蔡文姬、王昭君、張麗華、弄玉、紅線女、荊軻、高漸離等中國典故,這一切都為小說烙上了比較明顯的中國文化印記。當然,更重要的是,小說明顯受到了我國唐傳奇多方面的影響:在藝術構思上,明顯受到了《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夢幻類傳奇的影響﹔在故事情節上,明顯借鑒了《柳毅傳》、《紅線傳》、《聶隱娘》等愛情類與劍俠類傳奇的元素﹔在文體和語言風格上,則繼承了唐傳奇想象奇幻、辭採豐贍、用筆典雅、文備眾體的特點,即使將其置於我國優秀的唐傳奇之列,也堪稱是上乘之作。

  《九雲夢》之后,還出現了《九雲記》、《九雲樓》等“九雲”系列小說。其中《九雲樓》和《九雲記》基本相同,可視作《九雲記》的另一個異名。《九雲記》和《九雲夢》有很大的不同,它在繼承《九雲夢》主要人物形象和基本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又作了大量增刪改動。比如最明顯的,《九雲夢》以我國唐代為背景,《九雲記》則以我國明代萬歷年間為背景﹔《九雲夢》用文言寫成,文筆華麗優美,《九雲記》則為白話改寫本,文筆俚俗粗糙﹔同時,故事情節也做了不少添改,這裡限於篇幅,就不一一贅述。此外,《九雲記》裡有一點堪可注意,即它襲用了大量《紅樓夢》和其它明清小說中的情節與場景描寫,說明《九雲記》的改寫是在《紅樓夢》等小說之后,而《九雲夢》的創作則在《紅樓夢》之前。我們今天指稱《九雲夢》為朝鮮的《紅樓夢》,只是指《九雲夢》在精神內核上和《紅樓夢》有相契合之處,而不是說兩者之間相互有直接的影響。還有,因為《九雲記》作者不詳,關於它的國別屬性,也就在學界引發了不同意見的爭論,一種認為是朝鮮漢文小說,一種認為是中國古代小說。如果是朝鮮漢文小說,那如何解釋小說中那麼多有關明代社會背景的描寫和對我國眾多古典小說的因襲和借鑒?如果是中國古代小說,那更為兩國之間的文學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如何受我國唐傳奇的影響,產生了朝鮮漢文小說《九雲夢》﹔《九雲夢》又如何傳播到中國,產生了白話改寫本《九雲記》?這些問題,隻有等解決了《九雲記》的國別屬性,才有可能進一步予以探討。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地區,很早就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書和文學書寫的通用文字,像《九雲夢》這樣的小說還有很多。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和中國古代小說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以上只是就《星你》的熱播和《九雲夢》的出版談了一些有關的問題,其實在源遠流長的中韓文化交流史上,更有大量的作品可以見証兩國之間密切的文學關系。其中朝鮮漢文小說就是一個突出的方面。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地區,很早就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書和文學書寫的通用文字,古代朝鮮、越南、日本、琉球等就是上述國家和地區之一。其中朝鮮的漢文小說創作最為繁盛,不僅數量最多,而且不乏經典作品。《九雲夢》就是這樣的經典之一。其實不隻《九雲夢》,其它類似的小說還有很多,而且這些小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和中國古代小說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類似的例子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早在新羅高麗時期,相傳崔致遠(857-?)的《新羅殊異傳》即為比較成熟的小說文本。此書原本已佚,所存十二篇佚文分別從后來朝鮮有關文集中輯出。這些作品多為筆記體志怪小說,少數作品已經接近於唐傳奇的水平。其中《雙女墳記》(又題《崔致遠》)可稱是韓國現存最早的成熟的漢文小說,它就明顯受到了唐代傳奇名篇張鷟《游仙窟》的影響。

  又如在韓國小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傳奇小說集《金鰲新話》,作者金時習(1435-1493),為李朝前期著名文人。現集中流傳下來的雖隻有5篇作品,卻代表了朝鮮漢文小說傳奇一脈的最高成就。而它正是受到了我國明代瞿佑(1347-1433)的傳奇小說集《剪燈新話》的直接影響而創作的,對此古代朝鮮學者有確鑿的記載,作者金時習在其所作的《題剪燈新話后》的長詩裡也有明確的交代。這是中韓兩國文學文化交流最典型的一個個案。

  其它如傳奇小說《王慶龍傳》、《丁香傳》、《芝峰傳》等,筆記小說集《青丘野談》、《東野彙集》等,以及中長篇小說《倡善感義錄》、《帷屋龜鑒》、《玉麟夢》、《紅白花傳》等,都或隱或顯地受到了中國同類小說的影響。其中不少作品都把故事的時間地點放在中國,顯示了和中國歷史文化千絲萬縷的聯系。

  也許有人會問:你列舉的這些例子都是中國影響韓國的,那有沒有朝鮮漢文小說影響我們的?對於這個問題,一方面,正如本文開頭所述,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學文化交流往往受到雙方權力關系的制約,古代確實是中國影響朝鮮的多一些,現代在影視產業方面則是韓國影響我們的多一些,這是一個無需回避的問題。但這並不排除古代就沒有例外的情形。現在我們正在進行整理和校勘的《朝鮮漢文小說集成》,可以說是對古代朝鮮漢文小說的一次全面檢閱。在出完全集以后,還准備把其中的經典作品加以注釋,簡體排印,單獨出版,以供廣大文學愛好者閱讀和欣賞。在《朝鮮漢文小說集成》全部出版以后,經過研究者的進一步深入研究,也許到時會找到古代朝鮮漢文小說影響我國古典小說的例証。

  (本文為上海市高校一流學科“中國語言文學”的成果。作者為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來源:文匯報)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