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國內專家齊聚邯鄲研討“元代夏漢文合璧墓志銘”

2014年03月30日21: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內專家齊聚邯鄲研討“元代夏漢文合璧墓志銘”

  中新網邯鄲3月30日電(李想 馬君)“元代夏漢文合璧墓志銘”研討會30日在河北邯鄲市邯鄲學院召開,50余位國內史學界知名專家匯聚一堂,共同研討大名縣新發現元代夏漢文合璧墓志銘碑刻的意義。

  據了解,本次研討會關注的元代夏漢文合璧墓志銘於2013年9月被發現,墓志銘的主人是元代在大名做官的西夏人小李鈐部,因其祖上唐朝時被賜姓李,但又為了區別西夏的國姓,故稱“小李”。其父親答爾沙曾任肅州鈐部,生子就以姓加官名取名,故叫小李鈐部。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邯鄲學院特聘教授孫繼民擔任研討會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史金波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聶鴻音先生,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主任李華瑞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浦江教授、寧夏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薛正昌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孫伯君女士、周峰先生及多位與會專家分別從自己的視角,介紹了些西夏王朝、西夏文、邯鄲特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並講述了這次發現的重大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史金波先生講述了已發現的西夏后裔碑刻狀況,少數民族后裔的發展、交融與消亡,大名新發現夏漢文合璧碑刻釋義、元代西夏移民與族際婚等問題。

  史金波說,河北大名20多年前發現愛魯墓志,現又見昔裡鈐部墓志,接連發現重要西夏后裔碑刻,令人驚喜。他表示,鑒於此墓志是目前發現的元代最早一方西夏文、漢文碑刻,顯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傳承、墓葬特點和文化特色,具有特殊的文物和學術價值,十分稀見,建議定為一級文物。

  西夏是於公元1038年立國的一個王朝,疆域在今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地區,佔地兩萬余裡,享國190年。其主體民族是黨項族和羌族,信仰佛教,卻也崇尚儒家文化。西夏人善武,有完備而祥明的典章制度,文教興盛、創立了西夏文。(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