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四大衛視收官的電視劇《離婚律師》被稱為“末代劇王”,不僅在於其擁有大明星、大投入,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它被看作是“一劇兩星”政策出台背景下國產電視劇的一個分水嶺。
“一劇兩星”,即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播出,這一政策施行,將對制播各方影響幾何?
二輪劇“救場”
盡管距“一劇兩星”政策實施還有四個月,電視劇行業早已“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各大影視基地,部分劇組已鳴金收兵,除了在拍的和早已籌備充分的幾部大劇外,其余“大劇”基本都處於擱置狀態。
《離婚律師》總投資達1.3億元,單集平均300萬元刷新了國產電視劇身價紀錄,在業內被稱為“一劇四星”時代最后的狂歡。
《離婚律師》由浙江、江蘇、天津和深圳四大衛視聯播,業內人士透露,四大衛視聯合購買價格為1.38億元,分攤到每家衛視平均3000多萬元,尚能負擔得起,但如果由兩家衛視購買,則每家需要背負六七千萬元的費用。
浙江衛視總編室品牌宣傳部負責人朱挺算了一筆賬:即使是購劇實力較強的一線衛視,手中的購劇預算不過每年3億至4億元,“一劇兩星”后,在面對“劇王”級的電視劇時,底氣再足的衛視也不得不掂量一下。
而對於購劇實力稍弱的二三線衛視來說,以前靠拼播來分銷成本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面臨陣痛,這些二三線衛視隻能選擇二輪劇,或者把很多年前購買未播的電視劇拿出來播出。正在舉行的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上“臉熟”的劇集隨處可見,像曾經熱播的《江南四大才子》、《辣媽正傳》、《一仆二主》等已播劇都推出了新海報,《甄嬛傳》第二輪播出版權單集賣30萬。幾家影視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電視劇的出品方在廣告收入和賣首播版權時就差不多收回成本了,賣二輪無非是要擴大影響力,更是賣個‘人情’。如果發行做得好,二輪播出趕上大平台,那便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另外,明年‘兩星’的壓力明擺著,買劇的錢就這麼多,有些口碑不錯的二輪劇就會脫穎而出。”
大浪淘沙踢走“雷劇”
導演尤小剛透露,由於投資較大擔心明年“一劇兩星”收不回成本,20%以上的正在籌備的新劇下馬。編劇高滿堂表示,今年展館內格外冷清。《新三國》的制片人楊曉明也直言,今年展會縮水非常嚴重,“沒啥新意,新劇非常少,不過我發現,往年我能看到一大堆不知所雲的題材的新劇,今年完全沒有了,這也是‘一劇兩星’影響的好的一面,大浪淘沙,把一些雷劇淘掉了。”楊曉明坦言,電視劇制作業沒有以前那麼風光了,“這行不好干了”。
放眼海外尋找出路
節目展上,由《巴黎戀人》《秘密花園》的韓國導演辛宇哲執導,朱蘇進編劇,《新三國》制片人楊曉明制作的神話劇《封神》舉行見面會。楊曉明透露,該劇10月開機,將由一線青年演員擔綱,一線大腕兒客串,投資總額超1.2億元。
楊曉明透露,該劇受到“一劇兩星”影響差點下馬,“這部劇籌備2年了,政策出台后我們也討論過要不要降成本。但后來還是頂著壓力決定繼續做。”當被問及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如何收回成本時,楊曉明說:“海外銷售。因為《新三國》的海外銷售很成功,我們建立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海外銷售渠道,而且請韓國導演執導也是為了開拓海外市場,讓這部劇在東南亞市場受到認可。”
(來源:海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