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葉聖陶先生誕辰120周年,9月9日教師節前夕,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編輯》雜志社和葉聖陶研究會在京舉辦了葉聖陶教育出版思想學術研討會。葉聖陶先生(1894—1988)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編輯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設立教師節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多位專家學者與會,從不同的角度談及葉聖陶先生的巨大貢獻和思想遺產。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李朋義致辭,稱葉聖陶先生為中國文化教育出版界的“一代宗師”。
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吳福輝先生回憶起自己80年代因參與編輯《茅盾全集》造訪葉聖陶先生的往事。“葉老說你們不要編全集,一個作家無論名氣多大,成就多高,作品總是有好有差,你們編全集把他自己都不願看的作品打撈出來,浪費讀者的金錢和時間——我們解釋了編全集對於做研究的意義。葉老反對編全集,完全是從讀者著眼的,實際上這就可以看出他的編輯和出版思想。” 此外,在文學研究方面,吳福輝認為,以往評價葉聖陶的文學多側重他在五四時期的“寫實性”,其實他也是較早表現現代市民社會的作家,他對市儈主義、投機主義的諷刺和批評值得注意。
作為編輯家、出版家,葉聖陶先生與開明書店淵源深厚,由他親自編寫、豐子愷插圖的《開明國語課本》不僅當年備受好評,近些年作為“民國老課本”重印后也十分暢銷。開明出版社總編輯焦向英特意帶了一冊課本與會,並當場念了一課,大意是:“帝國主義一手是算盤,一手是武器,拿著算盤的時候顯得很和善,拿著武器的時候就很凶惡……”焦向英認為,近些年來的語文教材,多少有去政治化、去意識形態的傾向,就拿人們關注《開明國語課本》來說,多半是贊賞它的“人文性”,很少談及其中反帝愛國的內容,其實未必全面。“五四精神是葉聖陶先生編輯思想的核心,他的工作始終和時代(進步的)潮流一致。”
研討會上還舉行了《葉聖陶全傳》、《葉聖陶教育名篇選》的首發式,兩書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葉聖陶先生曾任人教社的社長和總編輯,據悉,至今人教社的新編輯,都要在社內紀念葉老的展區上入職的“第一課”。
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這些年來在新教育實驗、閱讀推廣等方面有較大影響,他也是葉聖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是《葉聖陶教育名篇選》的編者。他系統梳理了葉聖陶先生有關教育的論著和隨筆,分類整理、選編成書,既有宏觀思考,也有具體問題的分析,全面反映了葉聖陶教育思想的精華。
北大教授商金林是三卷本《葉聖陶全傳》的作者,1976年他就選定葉聖陶先生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對葉先生的生平和作品極為熟悉,對葉先生主持編寫的新中國語文課本也是如數家珍。葉聖陶的孫女葉小沫女士說,“現在有關祖父的許多事,我們要請教金林兄了。”《葉聖陶全傳》是一部集大成的傳記研究,系統展現了葉聖陶先生的生平活動、思想著述和人格風范。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