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人生哲學很簡單:“少做一分懦夫,多充一分勇士﹔表白一下真我,少戴一次假面﹔希望自己不是一個太狼狽的壞蛋,不做俎肉,而是一條活生生的游魂。”
80歲李敖近日再出新書“混世寶典”三部曲,包括《李敖有種:活著你就得有種》、《李敖有趣:活著你就得有趣》和《李敖有料:活著你就得有料》。這套書以“不信邪”“有情趣”“拼實力”三個主題,收錄了李敖多年來的精品文章,文字嬉笑怒罵,智慧犀利,寫盡世相。
這套三部曲主要是面向年輕人群體而重新編錄的,李敖說:“年輕人可能不懂得,不懂得我李敖這種80歲的人所見的世面。”
“混世寶典”三部曲是李敖的人生隨筆全集、人生哲思錄,之所以提出“混世寶典”這個概念,緣於這套書主要是為年輕人而准備。
出版方介紹,“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容易產生抱怨、急躁、虛榮浮夸、耐不住寂寞、急於求成、憂郁等負面心態。這些心態,會使很多年輕人變得精神脆弱,經不起打擊,時常失去追求夢想的勇氣,失去幽默生活的智慧,失去提升自己實力的動力”,“混世寶典”三部曲所表現出的某些精神品質和人生態度,希望能幫助現在的年輕人更好地去學習、工作和生活,更好地面對這個世界,“讀這些文章,不是讓讀者看到李敖多偉大,而是期望讀者能從中讀出李敖‘不信邪’‘有情趣’‘拼實力’的精神品質,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不信邪”指做人要學會保持內心的勇氣,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要被生活中的挫折所擊敗﹔“有情趣”是指做人要懂得樂觀幽默的智慧,不被負面情緒所控制,不跟生活慪氣,不自己氣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拼實力”,是指活著不要忘記去充實自己的大腦,提升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人生才不會輕言迷失。
大腦要起飛,
否則生活沒趣味
李敖表示,“我覺得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腦要起飛。”
“為什麼大腦要起飛呢?因為我們看到目前這些人,尤其這些年輕的朋友,張三和李四差不多,李四和王五一樣,大家過同樣的生活,有同樣的興趣,我覺得太狹窄了,唯一不同的就是,你長得比我漂亮一點,或者我比你有錢一點。我覺得真正能夠表現自己的生活,就是如何使你的大腦變得非常豐富。否則的話,他只是一個漂亮的動物,他的談吐沒有特色,他的頭腦沒有特色,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是很無趣的”。
他說,“我在節目裡面翻來覆去地向大家展示的,向大家招搖的,向大家顯擺的,就是告訴大家:書可以念得很活,知識可以變得很豐富,因為這樣會使我們的大腦起飛。”
李敖認為,人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要訓練他的大腦,使大腦有思考的能力,使他的談吐有高度的水平。
消滅負能量,
悲哀是浪費感情
李敖在書中提出,“負面的情緒,需要通通消滅掉”。
什麼是負面的情緒?李敖說,鼻涕、眼淚、悲哀、惆悵、生氣……通通都是負面的情緒。李敖認為負面情緒是可以控制的,“快樂是非常唯心的東西,換句話說,快樂是可以技術上做到的,不快樂是可以技術上消滅的。那種不健康的情緒,不健康的態度,不洒脫的人生觀,其實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常常以為這種悲哀、哭泣,它代表懷念,代表戀戀不舍,其實這是錯的,那是一種感情浪費”。
李敖認為負面的感情,不應該讓它去蔓延,而是要有技巧地把它盡量降低,把它盡量消滅。而正面的感情,光明的感情要盡量地發展,“也許有人會說太無情了。不是的,隻有這樣做,才是真的珍惜你的感情。多愁善感反倒是浪費感情,是真的不了解感情的真諦”。
分手要趁早,
才有余情有余味
李敖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新的愛情哲學:不論兩個人感情多麼好,分手都要趁早。李敖說:“做人、做學問可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男女之間的事情不可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而是在還有能力吐絲的時候說再見。為什麼?因為這樣的話,男女之間還能有余情,有余味,否則就沒有趣味了。”
人間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彩雲易散的情況,雲彩最絢麗的時候更容易散掉。李敖認為,男女關系本來就是喜新厭舊的情況,如果要分開,應該在一個最高點上分開,“一般說起來,最高點,如果是同居關系,就是一個月的時間,過了一個月以后,兩個人的關系會走下坡路”。
書中指出,過去我們所說的愛情觀念是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其實真正的愛情是限時分手,“愛情關系就是這種不可捉摸的,充滿了神秘和含蓄。當神秘和含蓄不再,人就會喜新厭舊,一切都會覺得沒有趣味了”。
(來源:海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