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又一次全面展示當代中國出版業風採、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機會,也是中國出版業融入世界出版業的又一重要標志——
10月26日至11月2日,一年一度的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將在美麗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展覽中心舉行,中國將首次以主賓國身份亮相這一東南歐地區最大的圖書展覽。
近年來,類似的一些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日益成為國際出版業認同和參與的圖書綜合交易平台、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屢掀“中國風”……諸多積極的變化表明,我國出版業繁榮發展,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斷加快。
之所以有這樣積極的變化,背后的力量是我國出版業發展整體向好:傳統出版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數字出版發展迅猛、傳統出版與新興媒體不斷融合……
近年來,我國出版業整體平穩增長,規模持續擴大。2013年,中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8246億元,比2012年增長9.7%,比2011年增長25%,利潤總額是1440.2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增長9.3%,比2011年增長27.7%。
近年來,我國骨干出版傳媒集團實力提升,競爭力不斷增強。出版傳媒集團作為中國出版業的生力軍,經濟實力不斷提升,骨干地位進一步凸顯,為中國出版業“走出去”贏得更多國際話語權創造了更好條件。
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貢獻率不斷提升。2013年中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規模繼續擴大,整體收入達到2540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增長31.25%,佔出版全行業營業收入達到13.9%。
出版業繁榮發展為出版業“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看到有關方面舉措不斷,我們更看到出版業“走出去”成果豐碩。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成效顯著,版權貿易逆差已經由10年前的15︰1縮小為今天的1.7︰1,對發達國家的版權輸出10年間增長了77.65倍,一批反映中國夢、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主題圖書進入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流人群。
這背后,是有關方面加強統籌規劃,推動重點工程取得突破。如《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走出去發展規劃》《關於加快推動中國新聞出版業國際布局的實施意見》等先后出台,針對不同區域,制定差異化走出去戰略﹔“絲路書香工程”啟動實施,該工程針對絲路國家的不同特點,強調多國合作等。
這背后,是我國出版業以內容“走出去”為核心,提高落地傳播實效。近年來,我國出版業重點強化四個方面的內容輸出:以傳播當代中國主流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中國主題圖書﹔以當代實力派作家及其作品為主體的中國文學圖書﹔以讓國外讀者學好漢語為目標的對外漢語教材﹔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圖書。這些舉措更加有效地輸出更多更好的出版物。
這背后,是我國出版業實施本土化戰略,探索市場化運作路徑。本土化戰略是實現新聞出版“走出去”跨越式發展的根本路徑,市場化運作是實現本土化戰略的現實選擇,公司化是市場化運作的重要表現形式。對此,我國通過實施“重點新聞出版企業海外發展扶持工程”,重點扶持了一批外向型骨干企業,這些企業通過參股、控股等多種方式,擴大境外投資,輸出重點產品,參與國際資本運營和國際市場競爭。
……
涌動神州,百舸爭流千帆競﹔走向世界,中國聲音好傳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我們堅信,出版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將越來越好,出版業的發展將越來越繁榮,也必將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27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