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大眼睛》"看穿"藝術騙局 從容忍謊言到揭開謊言

2014年12月25日09:0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大眼睛》“看穿”藝術騙局

  1965年,瑪格麗特與沃爾特合影,他們身后牆上挂的就是畫有100個孩子的《明日永恆》。Bill Ray 攝

  “大眼睛”畫作盛行

  上世紀60年代,許多美國人家裡都流行挂裝飾畫。有些人傾向於懸挂比較積極樂觀、幽默有趣的畫,比如畫有在池塘邊嬉戲的狗或者打著扑克牌的狗。但是更多人傾向於有點憂郁、傷感的畫作。“大眼睛”系列中,有的孩子孤單坐在花叢中,有的抱著同樣神情哀傷的卷毛狗,這些孩子每個人看上去都如此無辜,眼神像在找尋著什麼。

  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人沃爾特·基恩因為“大眼睛”畫作賣出了上百萬張而名聲大噪。但事實上,他的妻子瑪格麗特才是真正的創作者。兩人對簿公堂,而這一場藝術騙局也最終真相大白。如今,瑪格麗特成了蒂姆·伯頓執導的傳記電影《大眼睛》中的主角。該片由艾米·亞當斯和克裡斯托弗·沃爾茲主演,於當地時間今日在美國上映。 

  沃爾特版本

  靈感

  1946年,沃爾特·基恩在歐洲學習繪畫,在柏林他看到一群在垃圾堆裡為了尋找食物而打架的大眼睛孩子們。“也許是被這發狂似的絕望所刺激,我畫了這些衣衫襤褸、頭發蓬亂、流著鼻涕、身心皆遭受戰爭傷害的孩子們。自此,我作為一個畫家的人生真正開始了。”他后來曾這樣寫道。

  相遇

  1955年在舊金山一次戶外藝術展上,兩人第一次見面。根據沃爾特回憶錄的記載,瑪格麗特主動對他說:“我喜歡你的畫作。你是我見過的最偉大的藝術家。你畫中的孩子太憂傷了。看到他們,我眼睛都是澀澀的。你的洞察力以及所表現出來的那份傷感,讓我想去撫摸他們。”

  瑪格麗特版本

  靈感

  現年87歲的瑪格麗特在最近接受英國《衛報》採訪中,是這樣理解靈感這件事的:“那些憂傷的孩子是我內心真正的感受,那是我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抒發的情緒。他們的眼睛在尋找著什麼。好像在問為什麼。為什麼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悲傷?為什麼我們會生老病死?為什麼人類會彼此射殺?”

  相遇

  據瑪格麗特回憶,兩人確實是在1955年的舊金山一次戶外藝術展第一次碰面。在瑪格麗特的回憶中,“沃爾特散發著魅力,能吸引每個人關注他。”但是關於贊美沃爾特的那番話,瑪格麗特予以了否認。

  發現謊言

  1955年,兩人結婚后,度過了開心的兩年。但是某個晚上,一切都變了。瑪格麗特有次跟著沃爾特去舊金山一家酒吧賣畫。沃爾特讓瑪格麗特坐在角落。突然有個人走到瑪格麗特身邊問她是否也畫畫。瑪格麗特才驚覺,“沃爾特是把我的畫當成他自己的在賣嗎?”

  回家后,瑪格麗特質問沃爾特並要求他立即停止這麼做。沃爾特給出的解釋是:“我們需要錢。人們如果知道他們是在和畫作作者聊天,他們會更願意買的。他們已經知道‘大眼睛’是我的畫了,要是突然告訴他們是你畫的,他們會覺得被騙了,有可能要起訴我們的。”

  最后,沃爾特提出來讓妻子教他畫“大眼睛”。但是沃爾特根本不會畫,而且將過錯推到瑪格麗特身上,怪她不會教、沒耐心。

  容忍謊言

  瑪格麗特發現謊言后,之所以還留在沃爾特身邊,因為不知道靠什麼養活自己和女兒。瑪格麗特每天16個小時都在畫畫,連家裡的佣人都不知道她會畫畫。按照她自己的話說是“在監獄裡”畫畫,門上鎖、窗帘緊閉。沃爾特不在家的時候會每隔1小時打一次電話,確保她不會外出。

  沃爾特對瑪格麗特的畫作會提出很多要求。有一次,他要求妻子畫一張可以挂在聯合國總部這類地方的巨幅油畫。這就是那幅《明日永恆》,畫中100個神情憂傷、不同膚色的大眼睛孩子站立著,形成一條延伸至天際的長線。1964年紐約世博會的主辦方曾把這幅作品挂在了教育展廳展示。沃爾特將這幅作品的靈感歸結於死去的祖母托夢給他,並告訴他這件作品會像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壁畫那樣流芳百世。

  之后,由於《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批評這幅作品與之前的“大眼睛”系列相比大失水准,世博會主辦方將作品撤走了。

  揭開謊言

  在他們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瑪格麗特有八年生活在恐懼中。1970年10月,忍無可忍的瑪格麗特對合眾國際社的記者道出了真相。沃爾特予以了反擊,發誓稱“大眼睛”系列出自他的筆下,並稱瑪格麗特是個“酒鬼、性飢渴的精神病人”。

  1986年,瑪格麗特起訴了沃爾特。法官讓他們兩人在法庭上面對所有人現場畫一個大眼睛孩子。瑪格麗特35分鐘完成了她的作品。沃爾特聲稱他不畫,因為他的肩膀酸痛。

  最終,瑪格麗特贏得了訴訟,並可獲得400萬美元的賠償,但是她卻一分未得,因為沃爾特酗酒早就把積蓄花光了。2000年,沃爾特去世。

  觀后感

  看這部片子,對我而言,是一種傷痛。在看完好幾天裡,我都無法平靜。克裡斯托弗·沃爾茲很像沃爾特,聲音也像,演得也很像。看著艾米演繹我所經歷的那一切,覺得真是太精准了。(口述:瑪格麗特 編譯:何建為)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