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幡制鐵所外景 圖片/新華國際發
本月初,日本政府宣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咨詢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推薦將“明治時期的日本工業革命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個“工業遺產”申遺項目,但其中卻暗藏玄機。申遺過程中,安倍政府顯然故意隱瞞和歪曲其中涉及的侵略歷史,企圖將近代以來的日本發展軌跡視為救亡圖存和解放亞洲民族,借助申遺往臉上貼金,從而使自己美化侵略歷史的“底氣”更足。
夾雜右翼思維
一名在日本的華人媒體人士介紹,如果按照順序,日本政府應該先推薦長崎的教堂群申遺,但事到臨頭安倍政府突然改成了明治工業遺產群。
這一申遺項目的正式名稱是“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九州、山口及相關地區”,大體涵蓋1850年至1910年,涉及鋼鐵冶煉、造船、煤炭等行業,其中不僅有日本海軍的三重津遺址、位於下關的前田炮台,還包括“三菱長崎造船所”廠區在內的多個子項目。
在這些遺址中,有的確實建造於明治維新之前的幕府時代,例如?山反射爐、集成館等,但更主要的項目建於明治維新之后,與日本在明治時期以及此后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戰爭密不可分。
這一申遺項目還包括位於福岡縣境內的“舊官營八幡制鐵所”。它用甲午戰爭賠款興建,二戰前是日本最大的國營鋼鐵廠,在日本侵略擴張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日本右翼勢力至今仍將甲午戰爭視為文明對野蠻的勝利,將為爭奪中國東北權益而發動的日俄戰爭的勝利視為鼓舞了亞洲民族起來推翻西方白人的殖民統治,從而將自己塑造成亞洲民族的解放者。所以,為明治時期的工業遺產申遺,夾帶著所謂日本面對西方列強壓力奮起反擊並最終幫助亞洲民族獨立的思維。
事實上,明治維新后,日本實施的是“失之於歐美,取償於朝鮮、中國”的國策。剛剛進行明治維新,日本政府內部以“維新三杰”之一西鄉隆盛為首的勢力就開始鼓吹“征韓論”,准備入侵朝鮮,1874年又入侵中國台灣,1879年正式吞並了琉球,此后一步步走上侵略擴張道路。可以說,1910年前的明治時代歷史,本身就是一部侵略擴張的歷史,帶給亞洲近鄰的絕對不是文明,甚至比西方列強還要凶狠。
隱瞞侵略思想
關於日本此次申遺,其中令人費解的是,申報的遺址中還包括山口縣的萩城下町和鬆下村塾。
萩的城堡、武士住宅都建造於明治維新前的江戶時代,和工業革命並不搭邊。而位於萩的鬆下村塾是由明治維新前的精神導師吉田鬆陰1857年創辦的,只是個學堂,與工業遺產更無關系,為什麼要一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呢?
日本政府的官方主頁上指出:“吉田鬆陰提倡的工學教育論力圖建設工學教育設施,對原有的技術人員實施總動員,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工業近代化,接受其教導的伊藤博文等眾多學生,在后來的日本近代化和工業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鬆下村塾因其建立者、長州藩(現山口縣)武士吉田鬆陰而知名,但吉田鬆陰在日本之所以著稱並不是靠發展工業的理論,而是其侵略擴張思想以及“草莽崛起”、“一君萬民”等至今仍被右翼勢力奉為圭臬的理論。他提出的“一君萬民”論指出,為了天皇,萬民可以狂熱赴死。而他提出的“草莽崛起”的口號,如今依然是一些右翼團體的口號。
以吉田鬆陰為首的國粹主義者亦自命日本為“中華”、“神州”、“天朝”。由於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很多關鍵政治家,如甲午戰爭元凶、第一任韓國統監伊藤博文和甲午戰爭時日本陸軍第一軍司令官、號稱“日本陸軍之父”的山縣有朋等人都是吉田鬆陰的弟子,所以他的思想也延續下來。
上述華人媒體人士指出,所謂宣傳“工學教育論”,純粹是生硬地拔高鬆下村塾,或者有意避開其濃厚的政治色彩。日本搞這種小動作,恐怕是鑽了一些人對日本這段歷史無知和不敏感的空子。
重視安倍老家
明治申遺項目包括了九州地區的5個縣和本州地區的3個縣,但是2013年日本政府制定申報名稱時,卻定名為“明治日本的工業革命遺產——九州、山口和相關地區”。山口縣竟與九州地區並列,這似乎體現出了對安倍老家的重視,而其背后則是山口縣在日本近代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傳承。
近代以來,由於長州藩(現山口縣)為首的西南雄藩主導了明治維新,山口縣在日本政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山口縣出身的首相是日本各縣中最多的,達到8位。評論家前田哲男指出,靖國神社本身就是起源於長州藩的神社,可以追溯到山口縣的櫻山招魂社。安倍熱衷於參拜靖國神社,也是由於其以山口縣為籍貫。前田哲男指出,山口縣出身的安倍大力推進的日本軍事國家化,也可以看做是繼承了起源於長州藩的“國民皆兵”的思想。
文/新華社記者 藍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