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哭"表情符"霸屏"社交網站 使用頻率達數十億次

2016年01月04日08:20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笑哭"表情符"霸屏"社交網站 使用頻率達數十億次

  手機聊天中頻繁使用的表情符。(資料圖片)

  德國一家機構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社交網站使用頻率最高的emoji表情符是“笑哭臉”,僅在“推特”上的使用就高達65億次。

  這家機構說,“笑哭臉”霸屏社交網站,顯示出現代人內心對無拘無束放聲大笑的渴望。

  新華社電 emoji來自日語,中文被稱為“繪文字”,最早出現在日本的無線通信中。美國蘋果公司后來率先在其輸入法中引入emoji,使得這套表情符開始風靡全球。目前,emoji已被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系統所兼容的編碼採納,普遍應用於各種手機短信、即時通信和社交網站。

  “2015年,emoji霸屏推特,”德新社3日援引德國通信機構Faktor3的調查結果報道,“這一年,emoji表情符(‘笑哭臉’)的使用頻率高達數十億次,相當於平均每個地球人都用了一回這個表情符。”

  “笑哭臉”入選《牛津詞典》年度詞匯

  無獨有偶。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先前評選出的《牛津詞典》2015年度詞匯也選擇了“笑哭臉”表情符。談及原因,牛津大學出版社在其官方博客上說,“笑哭臉”佔到英美每年所使用emoji表情符的約20%。

  表情符不再是十幾歲孩子交流的專利,各個年齡層的人都在愈發青睞這種全新的、超越語言障礙的表達方式。

  科學研究發現,圖片化的表達方式能夠傳遞人十分微妙的情感。科學界過去認為,人隻有憤怒、恐懼、悲傷、快樂、吃驚和厭惡6種基本情感。

  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014年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人的面部表情所能傳達的情感狀態其實相當豐富和復雜,而表情符恰恰更直觀地體現了這些復雜的情感狀態。

  除“笑哭臉”外,去年推特上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大表情符”依次為桃心眼、哭泣臉、微笑臉、心形、粉色桃心、閃爍的星星、飛吻臉、拍手臉和火。(閆潔)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