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偉菘李偲菘:那些金曲都出自這對兄弟

2016年01月15日08:43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那些金曲都出自這對兄弟

  說起李偉菘李偲菘兄弟的名字,熟悉華語音樂的人都不會陌生,這對來自新加坡的雙胞胎兄弟從1984年入行至今,憑借其音樂才華為華語樂壇創作了大量流行金曲,成為如今眾多歌壇明星的幕后推手。他們寫下的歌曲陪伴了一代人成長:張學友的《我等到花兒也謝了》、《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孫燕姿的《我要的幸福》、《逆光》、《天黑黑》、林憶蓮的《聽說愛情回來過》、李玟的《想你的365天》、蕭敬騰的《王妃》……本周六在首都體育館,李偉菘和李偲菘將把他們三十多年來的音樂之旅濃縮成一場演唱會,孫燕姿、蔡依林、梁詠琪、彭佳慧四大“天后”助陣,因此,這可能是華語流行金曲最多的一場演唱會。

  本報記者在演唱會之前,獨家專訪了李偉菘、李偲菘,聽他們暢談那些經典旋律背后的故事。

  記者: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場演唱會?

  李偲菘:我們兩兄弟專心做音樂做了30年,兩年前就有想法做這樣一場作品音樂會。30年裡我們跟很多歌手合作,這次邀請來的四位女歌手,都是剛出道就跟我們合作,而且合作了很多首歌。她們聽到這個消息后比我們還興奮,但是如你所說,她們太忙了,時間早已經約滿了,檔期一等就是兩年半。

  為了這次音樂會,我們梳理了30年來創作的歌曲,總共有500多首,這僅僅是創作的,還不包括制作的歌曲。這些歌曲跨越了好幾個年代的明星。我們會盡量對歌曲不進行大幅度改編,保留它們的原汁原味。因為我們寫的歌曲幾乎都跟感情有關,我給林憶蓮寫過一首歌叫《聽說愛情回來過》,所以演唱會就用這個名字。

  記者:寫歌有什麼訣竅和習慣?如何保持創作靈感不枯竭?

  李偲菘:我們每天都在生活,接觸新的事物。在寫歌的時候,我們需要絕對安靜和靜心。我們的習慣是每天中午起床,三點開始工作,回到家十一點多,開始檢查“作業”——就是把今天創作和錄過的檢查一遍,明天再補充。我的座右銘就是“溫習快樂”,我很容易能跳入一個情緒裡,然后很快能抽離。譚詠麟大哥夸我是音樂界的王家衛,就因為我對音樂判斷很准,讓歌手不會有疑惑。

  李偲菘:我找靈感的方法很簡單,如果在北京,就會一個人去朝陽公園劃船,如果在新加坡,就在家樓下跑步。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走來走去,我習慣用走、跑來刺激腦筋。我莫名其妙聽說有人創作時要吸大麻,我個人覺得一點用都沒有!創作需要清醒,需要一種情緒。

  我寫歌的時候,會先想好這首歌要寫什麼,再把歌手的形象感覺輸入我腦海,寫的時候就想到這個人去唱這首歌的效果是什麼。我寫歌一般是左右腦並用,理性和感性平衡運用來完成這首歌。

  記者:為什麼如今的歌壇產生不了優美的旋律?

  李偲菘:因為創作的整個大環境在改變。科技進步以后,人與人的情感不如以前了。人變得越來越沒有溫度,音樂就變得沒有情感,隻追求所謂技術上的表現。現在的歌手唱歌不如以前那麼走心,聽不出感情,只是為了追求“炫技”。

  所以我們常常回聽以前的作品,就是想提醒自己,我們一直以來寫歌的方式不能改變。我們寫的歌聽起來很簡單,其實唱起來不容易。我們歌曲的難度不會讓你輕易察覺到。我希望我們的歌能夠引領大眾聽歌的水平,以及年輕人寫歌的水平。做流行音樂應該接地氣,但不能亂接,否則就偏了。我們一直以來都很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什麼。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小孩,不能夠忘記他。我們的音樂就是希望聽眾能從歌聲中找回自己的生活。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