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現主義羅斯科 把畫畫提升到音樂和詩歌高度

2016年01月20日08:09  來源:新快報
 
原標題:通過色彩表達人的情緒 把畫畫提升到音樂和詩歌高度

  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馬克·羅斯科的畫風,你get到嗎?

  馬克·羅斯科(抽象表現主義畫家)

  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生於俄羅斯,十歲時移居美國,曾在紐約藝術學生聯合學院學習,師從於馬克斯·韋伯。他最初的藝術是現實主義的,后嘗試過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方法。以后,他逐漸拋棄具體的形式,於20世紀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繪畫風格。成名后,他保持著自己創造的抽象風格,作品也一直很有市場,價格節節上升,世人也給他很多榮譽:授學位,辦個展,甚至有為他的作品專門建立的陳列館。可他卻在老年因孤獨和精神抑郁而自殺。

  馬克·羅斯科繪制《無題(白紅底色紫黑橙黃)》這幅作品時,正達致其藝術的成熟期。作品在視覺風格上高度微妙精細,而且獨樹一幟。畫面的表現力在於一系列明亮色彩矩形並置排列帶來的視覺效果。

  這幅畫與他在20世紀40年代晚期創作的很多作品類似,在尺寸比例上比正常人體要更大一些,這就改變了畫作與觀眾之間的關系。畫面的色塊看上去仿佛略微懸浮在畫布載體的前方,畫幅的這種尺寸對營造此番視覺印象起到了一定作用。

  羅斯科完全清楚他的作品在當時所具有的感染力。他在1951年說道:“選擇繪制大尺寸畫幅,精確地來說,是因為我想與畫作非常親近,讓作品更具人性氣息。畫小幅作品是將自己置於(繪畫)體驗之外,而畫大幅作品時,你也置身於畫作之中。”羅斯科的精神個體沉浸、融合於畫面之中,這種追求完全是通過他對於色彩高度敏銳的——甚至可以說是超自然的——掌控才得以實現。

  《無題(白紅底色紫黑橙黃)》

  材料:布面油畫

  尺寸:207cmx167.5cm

  藏於美國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

  白色與紅色

  畫面主體環繞的白色構成一個框架,並進一步強化了中間色彩的色度值(色彩品相)。同時,白色框左右流動的紅色又強化了這一圈白色邊框。結果,整個畫面影像看起來仿佛懸浮在一片中性色背景上。

  黑色

  水平的黑長條將畫面一分為二。黑條的作用是將上半部分的紅色與下半部分隔開,而下半部分一定程度上看起來仿佛是上方紅色塊的投射倒影。這條黑線也將上半部分相對均勻平滑的色彩與下方更明顯變化的筆觸區分開來。羅斯科的繪畫強調形狀、線條,還有最重要的——色彩。他將這些作為畫面的基本特質來加以運用,而且完全倚重於這些元素自身,而不是將其當做具象再現的手段。

  橙色

  這片橙色區塊將畫面中心的兩個主要部分連綴在一起。畫面上部重濁不透明的紅色仿佛流淌滲透進畫面底部的透亮黃色,羅斯科以此在上下兩部分色塊之間呈現出一塊半透明的連接帶。這既是物理空間上,也是視覺光學感觀上的連接。

  黃色

  光亮的黃色與紅色相結合,構成畫面的中心影像。羅斯科運用這些色彩時,並非只是將色彩用作其他主體圖像的“皮膚”或“外衣”,而是專注於強烈純淨的色彩自身,這種純色可讓畫布本身的色彩閃耀,而不只是反射或者吸收外部的投射光。

  羅斯科的畫風:以簡單的表現手法表達復雜的思想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藝壇上偉大的畫家,是突破以畢加索為主導的抽象派的先驅。”紐約藝術品拍賣公司蘇富比副行政總裁,全球印象派及當代藝術部門主席David Norman對馬克·羅斯科有如此高的評價。

  對於自己的畫風,馬克·羅斯科是這樣定義的:“我對色彩與形式的關系以及其他的關系並沒有興趣……我唯一感興趣的是表達人的基本情緒,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許多人能在我的畫前悲極而泣的事實表明,我的確傳達出了人類的基本感情,能在我的畫前落淚的人就會有和我在作畫時所具有的同樣的體驗。如果你只是被畫上的色彩關系感動的話,你就沒有抓住我藝術的核心。”

  非藝術院校科班出身的畫家

  1961年,羅斯科已經是知名畫家。他的第一次個展是佩吉·古根海姆給辦的,那是1944年。佩吉·古根海姆的父親本杰明·古根海姆雖然不如弟弟所羅門·古根海姆有錢,但是早早就隨泰坦尼克號沉入冰海,才使女兒在最年輕有趣的年華混跡巴黎倫敦,和一流的藝術家、評論家交往,在現代藝術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記號。

  羅斯科不是藝術院校科班出身,也不是塞尚、德加那樣的富家子弟中途改行去正經學畫。他打小愛好極多。父親早逝,他和幾個兄弟姐妹都是半工半讀。他到美國時叫馬爾庫斯·羅斯科維奇,隻會說俄語和意第緒語,邊當報童邊上了五年語法學校后,三年讀完中學。

  這期間他還抽空自學鋼琴和曼陀鈴,在當地一家藝術學校上幾節畫畫課,同時積極參與當地工運。他喜歡社會學和文學,喜歡辯論,他覺得以后自己會成為工人運動的組織者。進耶魯后他不怎麼愛上課,但數學極好——他的新志願是做一名工程師。

  可以干一輩子的事:畫畫

  一年后,他的獎學金停了。1923年,羅斯科輟學離開了紐黑文,來到他向往已久的紐約,打過許多不同種類的工。1924年他回到俄勒波特蘭市,在詹妮佛·迪倫的劇團裡做演員。很快,羅斯科維奇離開了劇團。之后羅斯科不再演戲,可是戲劇性卻始終縈繞在他的作品中。

  羅斯科剛去紐約時,溜達去一個畫室,他一朋友在那上學。一群人圍著一個裸體模特畫素描,羅斯科頓時感到這是他可以干一輩子的事兒。就這樣,他開始去藝術學生聯盟上人體課。1925年,他又回到紐約,決心以畫畫為終身職業。多年后他說:“我成為畫家是為了把畫畫提升到音樂和詩歌的高度。”

  1940年,馬爾庫斯· 羅斯科維奇變成了馬克·羅斯科,這是經紀人的意見。重新打造自己的身份在新移民藝術家裡很常見,去掉舊日印跡,便於融入主流社會;去掉冗長的尾音,便於進入人們的記憶。

  堅持說他畫的是悲者人生

  從1938年到1946年,羅斯科的創作中出現了大量的符號和儀式,來自神話和遠古時代,或是藝術家的意識深處。他比恩斯特抽象,比米羅富於質感、富於修養,比夏加爾單純。羅斯科像一塊巨大的海綿,貪婪地吸收一切影響,試驗新的技法,企圖把所有的啟發和感受都融到手上的這一藝術形式中。

  20世紀40年代是他的蛻變期作品時期。畫面由具象逐漸發展到支離破碎的形體,隨后更變成是色塊為主的構圖畫面。該時期的代表性作品,構圖簡單,畫面內容卻極為復雜。他這個階段畫布作品,其面貌、色彩運用和藝術思想,均是日后經典作品時期的雛形。

  1950年,羅斯科終於建立個人的經典風格,一句話來說:“是以簡單的表現手法來表達復雜的思想。”他的畫落實到最濃縮的地步,是基本的色彩、色調和色面的對比。他的經典作品大多以兩至四個長形方塊為主體,方塊以垂直形式排列在色彩鮮艷的底色之上。大體形式定了之后,他便利用不同調子的色彩,來營造富戲劇性的氣氛和效果。

  羅斯科變成是玩色彩對比的畫家,早期他多用沉郁的顏色,到后來他越來越多用鮮艷的紅色。畫評家把他定性為抽象表現畫家,但他不認為自己畫的是抽象畫,堅持說他畫的是悲者人生。

  (《藝術通史》、“寫意當代美術聯盟”)

(責編:歐興榮、林露)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