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86版《西游記》顏值高?

李艷秋

2016年02月03日09:00  來源:新聞晨報
 
原標題:為什麼都說86版《西游記》顏值高?

  1986年版《西游記》儼然已經成為猴年春晚的一個討論“分支”:繼美猴王上不上春晚的爭議后,接著出來了《成就西游記的,不只是六小齡童》,再然后是《不管他上不上春晚,你都該知道西游記是用一台攝像機拍出來的奇跡》,這兩天則是演變成了 《原來西游記才是史上顏值最高的劇》,把裡面所有有名有姓、沒名沒姓的女妖精、女菩薩都扒了個遍,從“主力”女妖怪白骨精到隻出場十幾分鐘的杏仙,從李玲玉的玉兔精到左大玢的觀音菩薩,再到盤絲洞的群妖蜘蛛精……配上當年劇照,實在賞心悅目。網友感慨:這種水准,不知把眼下多少神劇甩在身后!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當年劇組缺錢少人,化妝技術、特效技術都還那麼原始,拍出來的劇顏值卻那麼高?現在不差錢、不差技術的神劇反而顏值低?這不科學呀!從人類遺傳和進化的角度說,每一代人當中的美女帥哥,比例應該是差不多的。無論是30年前還是30年后,北影、上戲那些火眼金睛的老師們從成千上萬的報考者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好苗子,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差距。那麼,差距在哪兒呢?

  央視當年將四大名著拍成電視劇,楊潔導演的《西游記》是第一個上映的,接著是王扶林導演的《紅樓夢》,這兩部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電視劇都堪稱經典。之后兩部1990年代拍攝的 《三國演義》、《水滸傳》 上映,感覺已經略遜一籌。現在讀到那些揭秘當年拍攝內幕的相關報道,感覺非常有意思。盡管我不是電視劇制作行業的人,但也能體會到,當年的電視劇制作流程和節奏,放到今天是決不可能實現的。比如《紅樓夢》,顧問團名單列出來豪華到驚人:王朝聞、王昆侖、曹禺、沈從文、吳世昌、周汝昌……都是空前絕后的大師。導演開拍之前,自個先讀了一年書,研究一年紅學。到了為《紅樓夢》選角,也不是一開始就定好誰演誰,而是大致分一個類,比如小姐、媳婦、婆子、丫鬟,所有符合標准,所有被選中的演員們,要集中到一起學習培訓上好一段時間,既讓那些十八九歲的少男少女們模擬大觀園裡的情景,又便於導演組觀察誰最適合哪一個角色——這種“十年磨一劍”的水磨工夫,現在哪裡可能做得到呢!這樣篩選出來的演員,氣質、舉止才可能跟角色最為貼近。《西游記》也是一樣,就連片頭曲、插曲、歌詞都寫得如此走心,也難怪這麼多年來,大家都對女兒國國王和御弟哥哥的未了情緣念念不忘。

  所以,所謂的顏值高,換句話說,是演員與角色融為一體,背后是制作精良的劇本、細細磨出來的台詞、老老實實跑遍全國名山大川取景、每一個細節都要死磕的導演組。這是用匠人的心在做活。現在的神劇,充滿了整容網紅式美女,兩天就能拍一集。難怪《琅琊榜》這樣只是符合基本水准、在服裝道具上稍微講究一點的劇,就被觀眾們驚為天人了。

(責編:歐興榮、林露)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