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風尚與時俱進:樂觀看待年味變遷

2016年02月23日08:17  來源:北京晨報
 
原標題:春節習俗風尚與時俱進:樂觀看待年味變遷

  今天本報評論部推出《春節習俗》主題的第二期,著重圍繞習俗的變遷,集納讀者來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通過讀者們對這一話題的評論,大家可以感受到祖國年節文化的變遷。我們更希望通過討論,讓大家更為關注年節文化,讓祖國的年節文化代代傳承……

  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春節習俗也在與時俱進,綜合讀者的觀察,諸如老人在春節“逆向探親”、過年放炮明顯減少、餐桌興起節儉之風等潮流,都頗為引人注目。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城鎮化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猴年春節裡,還有很多新鮮事物煥發著勃勃生機,比如“紅包大戰”吸引人“搶”不停、出境消費成為尋常事、春節檔電影票房火爆,無不顯示著春節習俗風尚的與時俱進……

  ●建議

  逆向探親可以引導

  猴年春節,不少老人為兒女告別家鄉的“朋友圈”,與子女團聚在城市裡。隨著年俗和家庭結構的變化,讓“逆向探親”變得更容易接受起來。

  “逆向探親”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過年團聚方式,其好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逐漸接受這種團聚方式。

  春節來臨,年輕夫妻常常為去誰家過年而傷透腦筋,是去娘家過年還是去婆家過年,常常讓年輕夫妻抓耳撓腮,而“逆向探親”方式,可以將夫妻雙方父母一同接到城市來過年,這樣就省去了“究竟去誰家過年”的煩惱。

  將父母接到城市過年,可以避免回老家發紅包、請客應酬等方面的壓力,還可以避開那些有意或無意的關於戀愛、婚姻、生子等個人問題的追問與探尋,省卻不少麻煩。

  父母空閑時間比較多,所以可以避開春運提前來到城市與兒女團聚,這樣兒女們休息的時間相對增多,不會將全部時間都花費在回老家的路上。再說城市一般有暖氣,生活條件比鄉村要強得多,還有電影院、博物館等文化設施,父母來城市過年,既避免了城市人大冬天回老家不適應的狀況,也讓父母領略了城市的文化生活與生活氣息,一舉數得。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緩解了春運壓力。每年的春運,國家有關部門都會提前動員部署,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疲於應付,但每年的春運都令人極不滿意,原因之一便是春運客流量實在太大的客觀存在。而“逆向探親”,逆春運回鄉大潮、逆晚輩陪長輩過年的傳統習俗,走出了一條與時俱進、於國於民都有利的新路子,值得大力提倡。

  年俗是可以改變的,最近幾年,看春晚、搶紅包都已經演變成了新的年俗,相信隻要多加引導,“逆向探親”也會成為新年俗、新時尚。曲征

  ●贊成

  節儉成為新時尚

  中國人年夜飯做得如此豐盛,在很多地方甚至達到了一種嚴重奢侈浪費的地步,究其原因,除了節日的喜慶氛圍要通過食物來體現之外,更是因為傳承了幾千年的思想意識。

  過去的人們因為物質生活貧乏,平日裡缺衣少食,隻有到了過年時才能吃上大魚大肉,才能穿新衣服,以這種方式來作為對貧困生活的一種補償。但如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廣大農村也早已脫貧致富,平日裡好吃好穿早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通過年夜飯來對苦日子集中代償早已沒了必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思想意識也在逐漸轉變,不僅要吃得好還要吃得健康。年夜飯肉類太多,太過奢侈浪費,這樣的做法實則是在危害健康,而年夜飯過后的飯菜因為不忍丟棄,一再加熱不僅營養流失,有的菜肴還會因為保存不當而變質,食用后還容易生病。因此,年夜飯做得過於豐盛如今也逐漸變成了一種陋習。

  可喜的是,在如今的很多地方,節日裡大行節儉之風,告別奢侈浪費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當“光盤行動”變得越來越流行,人們餐桌上的食物種類少了,分量也減了,如此一來,“光盤”多了,飲食健康也更有保証。即便是選擇在飯店裡吃飯,也有更多的人有了節儉意識,打包帶回家已經不再是一件讓人難堪的事情反而是一種愛節約、有素質的表現。

  “八項規定”出台以來,公款吃喝等奢侈浪費、敗壞黨風黨紀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全社會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厲行節儉之風,平日裡,“光盤行動”成為社會普遍共識,節日裡,厲行節約也成為新的時尚。楊守宏

  ●支持

  鞭炮垃圾少一半

  猴年春節,過年放炮的人明顯減少。舉一個城市的例子:烏魯木齊市城管委統計了相關數據,春節期間,烏魯木齊市清掃煙花炮屑89噸,相比去年春節,鞭炮垃圾總體下降近一半。

  雖然在傳統觀念中,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前,春節都不算過完。而且相關部門出台的鞭炮限放令等,也還沒有結束限定的期限。但從除夕、初一和初五的事實情況看,煙花鞭炮等燃放量的減少,明顯已經成了定局。這無疑是讓人無比欣慰與欣喜的。

  一者,春節“鞭炮垃圾少一半”,這顯然是環衛工等群體的福音。每年春節時,環衛工都不得休息,僅打掃鞭炮垃圾就累得夠嗆。而“鞭炮垃圾少一半”,意味著環衛工的工作量將會少一半。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精力等分一些在掃雪、打掃其他方面衛生等上,這於環衛工工作待遇以及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明顯都是好事。

  二者,春節“鞭炮垃圾少一半”明顯也是安全等的好事。比如放鞭炮的少了,炸傷的情況少了,火災等安全事故自然也會跟著下降。此前,因放鞭炮被炸傷、毀容甚至炸死的事件並不少見,近兩年類似事件雖然依然有,但明顯少了很多,不得不說,這是與人們放鞭炮少了有直接關系的。

  三者,春節“鞭炮垃圾少一半”無疑是環境保護的利好。少放了煙花爆竹,廢棄紙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廢氣污染等,就會大大減少,這不僅有利於降低PM2.5,而且人們出門時,不再有硝煙味彌漫,對身體健康等,明顯是有好處的。

  四者,也是很關鍵的一點,春節“鞭炮垃圾少一半”預示著人們正移風易俗,正在向著進步、向著綠色生活、環保理念等轉變觀念。劉鵬

  ●評判

  樂觀看待年味變遷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風俗習慣。然而,近年來,人們似乎感到“年”的傳統文化漸漸被淡化,逐步被購物、旅游、玩樂等新習俗替代。當然,從表面上看,傳統的年味確實是越來越淡了——以前一到“臘八”就拉開了過年的序幕,如今的年味已然變遷:4.2億人沉迷“紅包熱”﹔青年被催婚超八成,以致不敢回家或出現租臨時女友回家過年的笑話﹔出境消費額預超900億元﹔春節檔電影《美人魚》上映4天票房破10億元……猴年伊始“猴氣沖天”折射了如今年味的變遷,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達,人們追求的多元化,年味自然會與時俱進、與時俱變。

  我們應當坦然視之。“紅包熱”,如今的年輕人熱衷於“搶紅包”,而耽誤了與長輩們交流時間,沖淡了過節團聚的本意,然而,我們冷靜地一想,紅包何嘗不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人情社會中的一環,本質上還是年俗的一個體現、傳遞祝福、溝通感情、愉悅心情的一種方式,隻不過是它借助現代科技,融入了最新的元素而已。“青年被催婚超八成”,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倫之樂是人生最基本最容易得到的樂趣,可在如今這個“剩男剩女”多如牛毛的時代裡,卻成了許多人的一種奢望,家鄉七姑八嬸催婚、催孩的急切心理何嘗不是他們關愛晚輩的表現,我們需要尊重不同代際間的觀念差異,但也需要親人之間的相互理解,為人際關系留下一定的界限和空間。“《美人魚》票房破10億元”,這隻能說電影中所表現的懷舊元素切中國人的心靈最柔軟的部位,煥發出電影無窮的魅力……

  總之,時代環境變了,文化形態也會相應改變。過去代表“年味兒”的某些形式,或許將離我們遠去,但自然會有新的“年味兒”來取而代之來彌補國人情感或文化空缺的部分。堅信吧,祖國的未來會更好,中華的年味會兒更濃更新更好。林日新

  ●三言兩語

  把父母接到城市過年,對老人多加體貼,盡量豐富年節內容,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包宏志

  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確實逐年減少,這是好事。

  ——趙振

  少放或者不放花炮,保持空氣清新,支持!

  ——李俊杰

  人們越來越崇尚綠色,追求環保生活的理念,這是春節放鞭炮的人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應該點贊。

  ——張復明

  隻要願意,天天都能夠吃上好吃的,老百姓也就不盯著春節餐桌解饞了。

  ——尤東生

  現在過春節很少大魚大肉了,春節,真的就是個合家團聚的日子,吃什麼已經不重要了。

  ——馬麗

  游覽大好河山,甚至去出境轉一轉,過春節的方式越來越多,真是日新月異了。

  ——張慶

  電影院恐怕是我們城市人流最洶涌的地方了。

  ——關志軍

(責編:陳燦、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 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回路轉的光陰故事。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