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亨利四世》下部起,鬆散成了鬧劇,讓人昏昏欲睡。少了福斯塔夫這個胖子,最后頭頂大蔥、有交流障礙的求婚和法國太子的宮廷脂粉氣成為喜劇噱頭,已然落入下乘。
英國歷史上的紅白玫瑰戰爭,當然不可能像它的名字那麼浪漫。那段延續百余年的戰亂、動蕩,圍繞封建割據與王權爭奪,冷酷、慘烈,充滿著陰謀與背叛、忠誠與交易,其背后的人情澆薄、利欲熏心,足以譜寫無數人性的史詩。來自莎士比亞故鄉特拉福德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以此為背景的莎翁歷史劇“王與國”三部曲,即《亨利四世》(上下部)和《亨利五世》,國內觀眾大概對背景不甚了了,倒是莎劇的魅力和“王與國”帶來的想象勾起了期待。
打個比方說吧,如果說《哈姆雷特》是“王子復仇記”,“王與國”三部曲就可以說是“國王養成記”——未來的亨利五世、如今的王子哈爾,成天游蕩?混於底層的旅店、酒館,與強盜、小偷、娼妓等為伍,攔路搶劫,尋歡作樂。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飛將軍反叛、蘭開斯特王朝遭遇嚴峻考驗之際,王子幡然悔悟,與舊時的狐朋狗友斷絕關系,領軍平叛,繼承大位,並遠征法國,取得阿金庫爾戰役的勝利。
這些作品大致創作於1596年至1599年,離莎士比亞去世不過十多年,同時也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如火如荼之際。回望百年動蕩、家國瘡痍,或許不難理解,“王與國”三部曲中莎士比亞對封建內戰的憂思。某種意義上講,哈爾王子的成長正是莎士比亞對於封建王權的人格化想象,希望通過道德完善及政治改革,來結束戰亂,實現開明君主的統治。他的歷史劇,與其說是寫大歷史,毋寧說是寄托個人的情懷。這幾部戲的閑筆之多,場景的閃轉騰挪,在當時實在是大大逾越了戲劇的規范。但相比於莎翁的四大悲劇,水准明顯要差。其中固然有福斯塔夫這樣光彩奪目的喜劇人物,但諸多人物的刻畫並不細致。有的場面看似華麗熱鬧,也較為一般化,甚至不無故作玩鬧、拖沓冗長之嫌。
2014年,英國皇莎曾攜《麥克白后傳》到國家大劇院演出,雖是莎劇的續寫版,但那種破而立的風范,著實讓人感佩莎翁老家人的魄力。此次演出,舞台布景的質朴、場次轉換的節奏以及英倫風情的音樂,特別是劇中敘述者的某些間離效果,大體能看到拿捏的准繩。然而,整體呈現的風貌令莎劇的缺陷被放大了,關鍵的塑造卻被丟到了一邊。除了福斯塔夫和哈爾王子,不少人物浮皮潦草,既看不到歷史,也看不到性格的縱深。
在莎翁歷史劇中,福斯塔夫被譽為“有如彗星天降般”的人物。他是破落的貴族,有爵士的頭銜,卻不思進取、好逸貪財、怯懦怕死、謊話連篇。他連接著彼時英國的上層和底層,又代表著資產階級上升之際封建階層的享樂主義和沒落必然。這是他免於成為鬧劇人物的根本所在。福斯塔夫自成邏輯、自圓其說的連篇謊話,他語言上的“天賦”,自不必說。對於二度創作,托莎翁的福,也拜演員的演技,依然精彩。哈爾王子的表演可圈可點,從以往的胡鬧、中間的悔悟,再到巡營的用心、鼓舞士氣的成熟,是完整的。但呈現明顯還可以更大膽些,去掉更多的閑散筆墨,讓他的出場更連貫、更充分。
莎翁的戲,人物往往是有復雜性的。亨利四世因篡位而惶恐、有負罪感,這是莎翁留下的填空題,雖然劇情不以此為主,但相應的表現也不太夠。再如,飛將軍的有勇無謀,在表演上也失之外化,他的暴躁和不解風情倒還到位,他走動的步子卻顯得軟沓,實在看不出武勇之處。二度創作似乎並沒有去挖掘戲和戲中人物的深層,而只是給出了一個略顯夸張的外殼。
福斯塔夫臃腫至蹣跚,抓丁抓來的老弱病殘也是殘到夸張……看似有喜劇效果,實際卻使原本的逸筆走向了浮夸。在劇情緊湊之時,或能產生較好的張弛效果,從《亨利四世》下部起,鬆散成了鬧劇,讓人昏昏欲睡。少了福斯塔夫這個胖子,最后頭頂大蔥、有交流障礙的求婚和法國太子的宮廷脂粉氣成為喜劇噱頭,已然落入下乘。這些情節,本可能挖掘出某些對歷史、對戰爭的自嘲與反諷,卻沒有看到。戰爭真的成了肉食者聯姻的游戲,王子的成長歸於上帝的榮光。最終,史詩變成了輕喜劇,沒有大歷史,隻有小故事。(鄭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