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送別紅學大師馮其庸 金庸二月河六小齡童等送花圈

2017年02月06日07:2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昨日送別紅學大師馮其庸

  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昨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廳舉行,金庸、二月河和六小齡童等文藝界、演藝界人士敬獻花圈和挽聯,百余位紅學迷也前往送別。其學生撰寫的黃底黑字橫幅“再游西國”十分醒目。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熙中在現場如此評價馮其庸,“他對紅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段啟明說,“隻要先生在,紅學的旗子就會一直打下去。他的逝世,是紅學很大的損失。”談及馮其庸的治學方法,段啟明說,“他不是一個書生,不局限於尋章摘句,而是有充分的實際調查經驗。這點,我是非常敬佩的。”

  馮其庸為我國著名紅學研究大家,1924年2月生於江蘇無錫縣,2017年1月22日逝世,享年93歲。他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以研究《紅樓夢》著稱於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夢邊集》、《漱石集》等專著二十余本。主持校注了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該普及版本《紅樓夢》迄今發行量已超過450萬冊,成為最通行的版本。

  馮其庸研究《紅樓夢》是從研究曹雪芹的家世入手,堅持文獻研究與地面調查、地下發掘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特別是他發現了《五慶堂重修遼東曹氏宗譜》,對它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和考証,找到了大批有關曹家的早期信史,從而對曹雪芹的祖籍得出了確鑿無疑的結論——遼寧的遼陽。馮其庸為這一發現所寫的《曹雪芹家世新考》至今已增訂了四版。

  2012年出版的《瓜飯樓叢稿》是馮其庸一生學術精華的匯集,內容包括《馮其庸文集》(16卷)、《馮其庸評批集》(10卷)和《馮其庸校集》(7卷)三大部分共33卷,1700萬字。這些使得學術界有了一個紅學研究的資料寶庫。

(責編:陳苑、黃維)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