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邀北电的同学出演?
《致青春》上映后,赵薇当年在电影学院的不少同学都前去捧场,但她并没有邀请她的同学进行角色客串,她解释是因为年龄关系,“毕竟大家都30多岁了,和影片里的角色不是一个年龄段,没有办法勉强。我也一样,要是年轻一点我就去演郑微了。”赵薇说,有好朋友加入可以理解为帮忙,但不是什么忙都要帮,要合适才行。
对于韩红的客串,前期的影片宣传中并未提及,因此不少观众看到后都觉得这是一枚“彩蛋”。赵薇称,这个角色的设定本来就是韩红在自我嘲讽,营造的就是小妹妹和大灰狼似的效果,“我觉得这个效果达到了。”
韩庚的角色是否有打酱油之嫌?
不少观众看完影片后,认为韩庚扮演的林静这一角色支离破碎,有打酱油之嫌。对于为什么选择韩庚来出演电影,赵薇称,他是一个非常希望在演戏上有所突破的演员,读了剧本之后就非常喜欢,并且强烈地希望出演这个角色。
而对于戏份少、打酱油的说法,赵薇认为,如果这个角色不是由韩庚来演,可能观众不会有这么多的异议。在《致青春》中,所有的男性角色都负担了影片的一部分作用,像老张、许开阳,林静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线索和使命,不需要去负担整个电影。我认为他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使命。”
为何要用《红日》取代《爱的代价》?
电影里郑微上台唱《红日》的场景感染了许多观众,但在原著中,她演唱的歌曲是《爱的代价》。谈到这个调整,赵薇说,如果只唱《爱的代价》就变成是两个人的事情了,但《红日》能把大学校园里所有人的气氛都带入。
编剧李樯也补充说,电影到了那个节奏时需要有个爆破点,而《红日》本身是首摇滚,特别有劲,歌词却吻合女孩子情感的历程,会有大的戏剧张力:“如果是《爱的代价》就只显出忧伤,没有那么大的冲突感。”
女角很勇敢,男角很猥琐?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都勇于追求爱情,但男性角色却一再退缩,有的甚至令人不齿,但赵薇认为,如果以成熟的过来人的心态,就不会觉得片中男性角色不够勇敢和正面。赵薇称在拍摄这些角色时,没有正面和反面之分,“我觉得他们所做的都是一个人在当时环境下必然的选择,包括陈孝正回来,敢于直面媒体说他的成败,敢于对郑微说‘我做了操蛋的事还敢追你’。”
男女主角最后是否在一起了?
《致青春》的结尾戛然而止,但不少观众认为男女主角最后在一起了。赵薇称,她给出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并不希望被定型,“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理解,夸也好、骂也好,我都很平静。”她说,一个作品诞生后就像是一个公共建筑,必须有诠释它的权利。开放式是出于理性的选择:“郑微只是没有回答陈孝正的逼问,未必不会接受。我理解是,这个女孩子感情上太激烈了,她想离开一段时间,好想清楚哪个男孩更适合她。我相信她最后会很幸福的。”
观众认为剧情太过于戏剧化?
恋爱、背叛、堕胎、车祸、退学……有人认为《致青春》中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了太多事情,显得过于戏剧化而失去了真实,但赵薇却说,她很喜欢戏剧化的东西:“因为这是关于青春的电影,我觉得青春就应该是‘激情、饱满、无所畏惧’,电影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跟这个呼应的。”
影片是否曾寻求档期保护?
有报道称,该片曾在上映前向电影局申请了档期保护,《钢铁侠3》一再调整上映日期也是为了避开该片。对于这个说法,赵薇在回应时显得颇为气愤,“我也听到了这种说法,还有人说我去广电总局哭诉。我想说的是,我没有那个工夫,如果我真有那个能耐,我会让《钢铁侠3》的档期后退一个月。”
下部导演作品什么时候开拍?
处女作就有如此好的成绩,不少人期待赵薇再执导筒,乘胜追击拍摄下一部作品。但她却说,希望能把关锦鹏导演的《放浪记》演好,静心演戏,“我的第一个功课已经完成,票房如何,大家怎么评价,已经跟我没太大关系。所以我没想乘胜追击再当一次导演,只是想把下部作品的角色演好。”不过赵薇透露,如果再执导电影,题材上并没有特别的偏爱,但只要是李樯编剧的作品,她都愿意去尝试。(京华时报记者 聂宽冕 实习记者 高宇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