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开辟创新发展 新业态激发"传统"活力--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文博会开辟创新发展 新业态激发"传统"活力

眼下深圳的国家级文化平台已有3个——文博会、深圳文交所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后两个均为资本型文化平台。目前,文博会越来越注重新业态的培育,突出通过文化与科技、创意、旅游、金融的融合,积极推动产业新模式的发展。
2013年05月14日15:12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探索出的新模式,依托文博会这一高起点、高规格的展示交易平台,丰富的多业态文化理念和产品在这里碰撞交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广阔天地,推动产业倍增计划加速实现。

  资本补齐产业短板

  动画片《熊出没》自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后广受好评,在全国迅速形成收视热点。出品者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动漫精品迭出,除自身创意创新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也为其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在近几届文博会上,不少大型金融机构逐步介入文化产业,资本与文化的对接解决了文化产业融资难题。2008年,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就与华强集团开展多项金融合作,不断加大对该集团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授信额度,为其从科技领域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金融扶持力度的加大,华强集团已形成动漫、影视、主题公园、旅游服务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仅动漫产业就占广东动漫产值近一半。截至目前,华夏银行深圳分行支持文化企业贷款余额已逾65亿元。

  如今,文化与资本的联姻又多了文交所这一“红娘”。2009年11月挂牌、2010年第六届文博会期间正式开业的深圳文交所,成为文化与资本对接的专业市场。文交所在吸收文化产业要素集聚和促进投融资交易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及投融资综合配套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凸显。截至2012年底,征集入库项目15000多个、挂牌项目3000多个,超过400个项目实现成交;与近30个省区市和20多个行业协会先后签署了合作协议,获得工行、建行、招行等金融机构500亿元授信额度,签约多家私募产业基金进场交易,定向投资场内优质挂牌项目。

  眼下深圳的国家级文化平台已有3个——文博会、深圳文交所和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其中后两个均为资本型文化平台。作为首只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深圳运营已有一年。三大平台形成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和投融资服务的一体化平台,推动深圳乃至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科技点亮文化之光

  “会说话”的地球仪、“能发声”的图书……在近年的文博会上,技术上很“潮”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以及每一项具体的科技突破都被移植于文化建设与创造,培育出三维动画、数字影音等文化业态。依赖科技之力,丰富的文化成果喷薄而出。

  多年参展文博会的深圳雅图,就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从最初单一生产研发投影仪进入更加广泛的文化领域,并通过科技创新首次将艺术馆里的文化艺术活动搬入北京地坛公园,利用树林、山石等不同载体展示多媒体艺术,这种形式也在科学馆、博物馆等广泛适用。雅图还在30多家电影院线实现绚丽场景替代高投入的大理石材和不锈钢材料,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推出低价影院,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文化+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

  现代科技元素的注入也让文化成果更加时尚、人性化。运用现代科技展示平台,文博会为优秀文化成果的华丽呈现与内涵挖掘提供最佳场所。2012年文博会凸显“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集中展示国内外文化产业最新技术、最新业态、最新成果,科技型文化产业成交额达到598.77亿元,增长35.86%。依托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交流平台,更多文化项目实现网上交易,获得投融资机会,并实现文化成果的远程传播和输送。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