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张艺谋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拍成电影,夺得多个奖项;26年后,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红高粱》又将搬上荧屏,由郑晓龙担当导演。有影版《红高粱》在前,剧版《红高粱》能否有所超越?
著名编剧李铭认为:小说、电影在前,电视剧若拍不好,自然挨骂。打莫言这张牌不是不可以,关键是怎样摆脱抗战戏固有的模式,拍出新意来。
青年编剧哈晓光认为,电视剧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视剧是大众艺术,剧版《红高粱》如何大众化是该剧的关键。当年电影《红高粱》虽然获得很多奖、知名度很高,但它不是一部大众电影。
不过,哈晓光看好电视剧版《红高粱》的拍摄,理由如下:一是莫言获奖是一个热点话题;二是著名导演郑晓龙操刀,知名度占有优势;三是这两年抗战题材被过度娱乐化,抗战“神剧”被叫停,急需极具艺术水准的抗战剧出现。因此电视剧版《红高粱》值得期待。
同时,哈晓光也说出自己的担忧:几十集电视剧是否有那么多内容。
对此,莫言并不担心。他曾说,小说中有一个在电影中曾被张艺谋舍弃的人物,可以在电视剧中全新亮相,比如曹梦九这个人物,让他在创作剧本时感到很兴奋。
莫言在电视剧版《红高粱》座谈会上曾说:“土匪、我奶奶、我爷爷,通过电影大家都很熟悉,但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高密的县长曹梦九,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个人在高密老百姓中的口碑流传至今,很多故事也被传奇化。”他认为曹梦九有现实意义,会产生戏剧化的幽默效果。
莫言希望电视剧《红高粱》能有些与时俱进,有一些“黑色幽默”,甚至电视剧创作能像张艺谋的电影一样,带给他新的惊喜。比如电影《红高粱》中,在姜文身上,加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那种痞气使这个人物显得具体。
郑晓龙执导过《渴望》、《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传》等电视剧佳作,作为著名电视剧导演,此次担当电视剧《红高粱》的导演压力很大。他说,小说和电影影响那么大,再拍电视剧能不能被观众认可,有顾虑,所以一开始不敢答应。“因为电影很有名,莫言的小说能不能改成长篇电视剧,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后来看了改写完成的电视剧故事大纲,才觉得有把握。”
郑晓龙同时也感觉此次机会难得,虽说存在压力,但另一方面又是借力,借小说的力、借电影的力。
目前,《红高粱》故事大纲已经完成,预计10月在高密开机拍摄。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