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通史《詹森艺术史》简体中文版首亮相(图)--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艺术通史《詹森艺术史》简体中文版首亮相(图)

2013年07月19日09:07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主讲的“世界艺术史的差异”讲座近日在京举行,由朱青生翻译的《詹森艺术史》也同时首发。这是该书简体中文版第一次跟大陆读者见面。

  艺术通史著作《詹森艺术史》由美国著名艺术史家H.W.詹森撰写,最早于1962年出版,成为西方大学艺术史课程的标准教材。本次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詹森艺术史》是这一著作的第七版,除了包含传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之外,摄影和工艺美术等门类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全书以时间为框架,分为古代世界、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洛可可和现代世界四个部分,以各个时段的代表艺术品和艺术家为重点,阐释了艺术风格及其演变的历史。

  《詹森艺术史》翻译过程历时29年,先后参与翻译工作的有50多人,朱青生是从头做到尾的唯一一人。他说:“我们是通过语言和图像认识这个世界的,翻译这本书,就是一条通往认识艺术世界的道路,如果这条道路打不开,我们就无法认识这个世界。”

  在讲座中,朱青生讲述了中西方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他说:“在中国,我们看到的是,当时活动的场所、器具等被视为艺术,人的存在如何通过一个方法传达出来,这是艺术最高的水平。在西方,艺术的本体是物,人为了达到和物的联系,从而产生了艺术,艺术是通过对事物的形象再现表达的。”

  朱青生认为,现在中国人对艺术的审美标准源自书中,“这让我们继承了别人的艺术,却容易丢掉自己的艺术”。他说:“我们美术学院成立五十周年时展览品大多是写实的,却很少有我们的书法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卢浮宫穿过长长的地下通道,到了它的一个分馆。对此,我们要反省,目的是为了了解过去,而不是恢复过去。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文化地域有不同的艺术,这才是世界艺术。”(记者田超 实习记者康佳)

(来源:京华时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