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演员黄秋生在微博中称,“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华夏文明在内地已死。”黄秋生所说的“中文正字体”是指他所写的繁体字。这番言论,立马引起了各方对于简繁字体的争论。
简繁体字之争历时已久
对于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网络段子:“汉字简化后,爱无心,产不生,厂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儿无首,乡里无郎。”每次简繁字大讨论时,这个段子也是某些人用来标榜繁体字更能传承文化,更有意味的论据。难道我们简化了繁体字就是真的丢了华夏文明?
简体字与繁体字到底谁好谁坏,这个问题在挺简派和挺繁派之间一直争论不休。黄秋生发微博之后,很多人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网友称,“简化是为了便捷,就好比长衫马褂换成T恤短裤,不必刻意为了体现什么去强调繁体字。”也有网友称,“其实简体字的发明和普及可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中文字的学习是通过认图和象形的联想,并不是拼写,笔画的多寡与学习中文的难度无关,但是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像这样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学者王宁称,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汉字简化,到80年代由于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汉字使用问题上观点发生了分歧。很多人对汉字简化产生了怀疑,认为这项措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普及文化的权宜之计”,甚至有人认为简化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近年来,关于汉字的废简用繁问题屡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内容,因此繁简字之争一次次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之中,政协委员代表在全国政协会上年复一年地提交此类议案。这些议案称:“上世纪50年代简化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200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历时8年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时,也引起了简繁体之争的大讨论。不过当时教育部相关人员称,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
简体字更有利于 文化传播
难道汉字的演变史就是以追求艺术性和审美性为最终目的?文化学者王立群称,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历来遵从文字规范从简、从俗两大原则。“从文字发展史来看,简体字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已相当多,北魏时期,‘亂’已简化为‘乱’。所以,文字的从简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不是哪一个人能够阻挡得了的。”
王立群称,文字的功能在于交流,因此文字形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用性。一种不实用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字,因为它不便于书写。“文字的功能既然在于交流,那么,天下百姓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会创造出一种书写简便的字体,这种来自民间的创造消极的一面是造成了文字的混乱,积极的一面是为文字书体的演变提供了巨大的能量。”
有学者以“尘”字举例称,其本意是“鹿行扬土”,古字是三个鹿下面一个土,繁体字将之简化为一个鹿加一个土。而简体字直接变成一个小加一个土,也很形象,还符合“尘”的字义。可见,简化后的汉字虽然直观感觉减少了,但是符合时代要求,如果写三个鹿一个土,光写繁体的“尘”字都要写上很久,简体字反而更利于文化传播。
“我们今天不应非议简化字。而且,学会了简化字再去熟悉繁体字并不困难,简化字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特别是目前,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幅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求学习汉语,推广简化字对他们学习汉语更为方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简化字提出责难,呼吁恢复繁体字,显然不合时宜。”王立群称。
学者张颐武也称,繁体字有自己的历史价值,不能否定,但现在全球汉字的“正体字”是简体字,无论大陆或海外学中文的,除了港台和一些华人社区处,简体字是主流,包括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也如此。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