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出版 首次披露关于强拆问题批示【2】

2014年01月02日08:23    来源:凤凰周刊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出版幕后

  图:2005年10月22日,深圳莲花山公园,贺国强向邓小平塑像献花篮。

  一直以来,中组部和中纪委都被外界看作是中共内部两大颇为重要,却甚少走到台前的部门。两部门所做的大量工作,均因保密需要,甚少对外公开细节。加之贺国强本人低调的个性,更使组织和纪检工作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因此新书出版能否使公众更加了解中共党建的情况,以及能否呈现贺国强真实的一面,将是读者的最大期许。

  不整篇收录,只取“最精华部分”

  “现在回头看,整个出书计划执行得严谨而高效,每一阶段工作进度与当初计划所定下的时间相差无几。”一位文稿编辑小组成员说。 在贺国强宣布要出书后十余天,包括贺国强在任时期的秘书,在职期间的老同事、老部下在内的一个七人文稿编辑小组就已正式成立,并开始了工作的第一步——资料收集和确定编辑框架工作。

  据该成员透露,最初收集来的资料规模实在浩繁,包括贺国强自1986年任省部级以上干部的27年间所有讲话、谈话、批示信件等,共2300多篇,近2000万字。其中,在中央任职的10年间,共710篇,448万多字。仅这一部分,叠摞起来就有一米多高。

  接下来,用6个月的时间,编辑小组从上述原始资料中,筛选出报告、讲话、谈话、文章、批示和信函210篇,共64.5万字入书。其中,195篇来自中央任职10年期间文稿,另有15篇是其在地方和中央部门任职时期涉及到党建工作的文稿。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时间上,最早的一篇是《看待党风问题要坚持“两分法”》,系1988年1月16日,贺国强任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时,在市委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最晚的一篇《永远忠诚党的事业》,则是2012年11月8日,贺国强在参加中共十八大福建代表团讨论时所作的即席发言。

  在篇目安排上,该书在编辑初始就已决定,不按照以往党建论著或领导人著作普遍使用的编年体排序,而是采用分类编排方式,将文稿分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大类别,在每一个类别内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该书后期编审负责人之一、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认为,以分类与时间顺序相结合编辑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最感兴趣的部分,有针对性地阅读。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展示领导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一项具体工作中的思路演进及开展成效。

  张振明认为,该书在编辑上的另一大突破是,未遵循以往领导人著作基本上整篇收录的惯例,而是将文稿按主题进行拆分,收录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个别文稿甚至被拆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入不同类别下。对于一些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的内容,仅选取一篇收录,绝不重复。

  另据一位编辑组成员介绍,贺国强对文稿的一贯要求,除了要体现中央精神外,还要求逻辑性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风朴实、文字简练、要有新意。他这些年来的文稿总体上也体现了这些要求,文集编辑小组在收录、编辑过程中,也注意把握和体现了这些风格。这样的编辑,使得文稿更富个人风格,且绝大部分都短小精悍。很多篇文章甚至只有一到两页篇幅。完全打破读者心目中,党建读物喜长篇大论,且内容概念化、枯燥难读的印象。

  不过,该书在整体设计上,还是延续了贺国强本人一贯坚持的低调原则。封面以浅黄色作底,搭配黑色宋体字书名。书内仅收录一张半身彩色近照,照片中的贺国强身着深色便装,内搭白色衬衫,面露平实笑容。

  “审批过程也非常顺利”,张振明说。该书在去年8月下旬完成初稿整理,交由出版社进行后期编校。9月起开始送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单位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内部征求意见。总体反馈效果很好,但也征集到了一些意见,根据这些意见,该书又删减并增添了一些文章。

  随后,按照领导人出书的规定流程,该书由出版社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中共中央办公厅,进入正式审批程序,虽然期间又进行了数次审校,但均是小范围改动,书稿内容全部保留,最终得以顺利问世。

  该书共有平装和精装两个版本,其中,平装首印30万册,定价99元。精装首印3万册,定价129元。“因为党建内容的特殊性,该书是否出版海外版目前尚未确定”,张振明说。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鲍坤子(实习生)、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