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红高粱》剧照
舞剧《红高粱》剧照
原标题:红高粱何以红了一茬又一茬?
日前,舞剧《红高粱》作为开年大戏登陆国家大剧院,原著作者莫言也亲临现场观看,赢得业内人士一致好评。1986年,《红高粱》这部5万多字的中篇小说在《人民文学》上刊发,立刻惊艳世人。28年的时间里,电影、戏剧、舞剧……各种版本的《红高粱》,红遍荧屏内外,电视剧也未播先热。名著改编成功的例子的确不少,失败的例子却更多。是什么支撑了《红高粱》能红了一茬又一茬?舞剧版导演王舸告诉记者:“应该是因为把握住了原著的精神内核。”这也是莫言以及观众认可这一版本的最重要原因。
《红高粱》到底有多红
1987年,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版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该片也被视为“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1988年,影片在国内公映,在当时一张电影票价几角钱的情况下,票价居然炒到5元甚至10元。也是这部影片让世界认识了莫言,为他加冕“纸上王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2年,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山东高密的红高粱成为了新的文化图腾。随之而来的是作品的热读热卖,电影的重播重评,舞台剧的方兴未艾、电视剧的未播先热。
在主创队伍上,各个版本都吸引着业界大腕:电影版自不用说;舞剧版是拿遍舞台大奖的新锐编导组合王舸、许锐;电视剧版的导演是曾执导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甄嬛传》的郑晓龙,主演有周迅、秦海璐等……毋庸置疑,一线阵容是冲着《红高粱》这块金字招牌而来的。
《红高粱》的版权费也是水涨船高。当年,张艺谋只用了800元,而如今这就不是光拿钱能解决的事了。据传,早在8年前,莫言还没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位四川人就提前买到了莫言小说《红高粱》的电视剧改编权。当时,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权价格很低,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都没有拍,如今版权过期。而诺奖之后,各大影视公司对莫言作品趋之若鹜,版权费飙喊到千万元。最终,莫言选择了自己家乡的电视台。舞剧版则是青岛歌舞剧院在2011年11月就与莫言签了约的,算是友情价。获奖之后,有人甚至出资5000万元求转让。
不成功则成仁
改编名著意味着把自己放到风口浪尖上。王舸坦言,莫言的诺奖光环以及电影版的深入人心,让他接手舞剧《红高粱》时倍感压力。“是在巨人肩膀上更进一步还是从巨人的肩膀上直接掉下来,就在此一举了。电影《红高粱》的成功已设立标杆,有珠玉在前,如果只是把舞剧截成电影中几个片段的组合,那还不如不做。”
王舸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名著改编从来就是个有多少人关注就有多少人质疑的事。远的不说,近两年,四大名著都推出了最新的电视剧版:这些作品不是打着创新的旗号一味颠覆,就是连旁白都一字不差地照着书读。最后都是以骂声一片草草收场。结果是主创费力不讨好。
不光是古代名著,就是现当代作品,也并不好把握。《白鹿原》就是个例子,这部同样经典的当代作品,电影改编之路却远没有《红高粱》那么顺风顺水。王全安导演的电影版,虽然筹备9年、拍摄3年,修改剧本7次,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但是依然没能让观众们买账。支离破碎的情节让观众们摸不到头脑:看过书的人觉得完全没了原著的味道,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更是觉得主角是田小娥而不是白嘉轩。
同电影的大刀阔斧改编原著不同,8年前就由北京人艺搬上舞台的话剧版选择了尊重原著的路数。话剧版《白鹿原》的编剧孟冰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改编它,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改编的好,是小说原著好;如果不好,则是编者的过错。如果话剧《白鹿原》中的人物能够用他们的性格、语言、命运……创造出一种情境和氛围,使观众对小说的精神实质有所感悟,便是我的奢望。”导演林兆华也认为:“陈忠实的小说,孟冰没有能力超越,作为导演的我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在生活、阅历……各方都没有这样的根基,我没有勇气打破这个小说,所以这个戏是忠于原著的。我们确定的总方针是:以陈先生的文学作品来改编这个戏剧。”
而不同版本的《红高粱》为什么都能“幸运”地获得成功呢?
可以换汤不能换药
王舸说他之所以会接下《红高粱》,是因为自己“口味比较重”:“我比较喜欢情感较浓烈的、带有生死命题的题材,能触动观众。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人原始的、血性的东西,支撑着人物、事件和最后的结果,这些都是这部舞剧的追求。”他和许锐将他们要呈现的原著精神概括为8个字:生如高粱,死如烈酒。
有趣的是,张艺谋当年也是这样阐述他的创作思路的:“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把到这个脉,电影和舞剧虽然形式不同,但却都得到了原著者、业界人士、观众的认可。
王舸和记者讲了一段趣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更加“慎言”,在专程从北京飞往青岛观看舞剧《红高粱》时,他先亮出“三不原则”:不表态,不发言,不接受采访。但看完后,他却主动走上台,向演职员们送上赞赏,“舞剧比较完美也比较完整地表达了我的原著昂扬向上的精神。”“让老爷子满意的是我们能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表达原著的内涵。”
大银幕、小荧幕、舞台,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故事的展开、结构的设置、画面的展现自然是千差万别。莫言曾说,自己没想到,书中几句话的颠轿电影里演了几分钟。而电视剧则计划拍摄60集,显然原著里的情节和人物不足以支撑这个长度。但名著改编的命门就在于可以换汤不能换药。如果让《红高粱》表现《红楼梦》的主题或是导演自己的想法,怕观众们就很难看下去了。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