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石柱,黄怒波曾落泪
继兔首、鼠首从法国回到中国之后,圆明园的7根大理石柱子现在也将返乡。记者就此采访了事件的重要人物黄怒波以及一直关注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的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
文物回国协议
经过几轮商谈
从图片上看,这七根大理石柱灰白色泛着黄,石刻构建上有雕花,和现在圆明园遗址上的石刻一样。这7根大理石柱如何流失到了挪威?
刘阳:怎么出去的现在挪威方面也没有记录,我也没有查到。这百分之百是出自圆明园的遗址。只有两种可能,一种从别人那买的,一种直接拿的。但是即便是买的,(出售的)那家也是从圆明园拿的,归根结底还是从圆明园顺走的。
这七根石柱在他乡的博物馆鲜为人知,它们能够回到祖国,缘于黄怒波。2013年5月黄怒波与挪威的这家博物馆开始商谈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回归中国一事,经过几轮商谈,12月,协议正式在博物馆签订。协议条款提到,黄怒波将向这家挪威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黄怒波强调,这笔钱并非购买文物的价款。石柱回国之后,黄怒波决定捐给母校北京大学收藏。
黄怒波:我看到(石柱)以后觉得很震撼,我眼泪也下来了,因为这是我们的国耻。我对他们说,第一,你们不要展出这个东西。第二,希望能不能把这个归还给我。就这么谈,谈得很好。
石柱为何落户北大
黄怒波:我信任母校
从挪威返回中国的这7根石柱,为什么不放在有关的博物馆,而落户北京大学?
黄怒波:因为我是北大的校友,这个石柱我个人也不能收藏,这属于国家的东西,还是把它捐到北大。为什么捐北大?北大就是圆明园的一部分,所以把它放在那个地方,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再一个也是名至实归,放到北大跟圆明园结构没有什么大差别。再一个我信任北大,北大是我的母校,回到中国就行,在中国的国土上在哪里不重要,但是别私人收藏,不要变成买卖关系。
和圆明园兔首、鼠首一样,今年这一次圆明园7根大理石柱子也是通过民间的力量以捐赠的方式回国,面对海外流失文物再一次以捐赠方式回归中国,对此国家文物局如何看待?
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注意到近日媒体报道的挪威将向中国归还部分圆明园文物一事,此前我们也尚未接到挪威或者国内有关方面就圆明园文物返还事项的情况通报。国家文物局对中国非法流失文物,包括但不限于圆明园文物返还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我们主张通过外交和法律等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原则精神,促成中国非法流失文物的回归。我们赞赏社会各界就促成中国非法流失文物回归所做的各种努力,也愿在国际公约的原则下,与相关国家博物馆机构合作。
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就好比是圆明园丢失的孩子,孩子要回来了,但没有回到自己出生的窝里。圆明园会不会反对?
圆明园工作人员:他们目前所知道的信息和媒体报道一样,并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和进展,至于回归后的文物放在哪里,不是他们这个层面所能决定。
流失的文物,像是被带走的孩子,总是带有太多历史伤疤和情感记忆。一位旅法华人曾在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预展后发出这样的感慨:“细如发丝的纹路,隐藏了150年的屈辱、劫难和沧桑,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何日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相聚……”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