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成为最大赢家,该片不仅力擒金熊,获得最佳电影奖,其男主角廖凡还荣膺最佳男主角奖,成为首位华人柏林电影节影帝。廖凡获奖后感慨“坚持是有回报的”,他说:“如果我那么有才华,早就该站在那个舞台上,这告诉我坚持是有回报的。某个时期我曾经怀疑自己不可能有这样的好运气(获奖)了。”
廖凡:
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廖凡在《白日焰火》中扮演一个潦倒的警察,与桂纶镁扮演的干洗店女工在虚情假意中擦出了火花,又卷入了一宗离奇的碎尸案中。廖凡坦言警察这个角色跟他自己很相像。“当我看到这个剧本,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剧本写到这个警察跟踪桂纶镁,突然发现身边有脚印,这个细节看得我毛骨悚然,突然觉得这个人我很熟悉,原来他是我想表达的感受的一部分:他开始走下坡了、停滞不前了、随波逐流了……可能我在某个时期就是那样,那种感受我一直记在心里,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去表达。有这么一个故事能让我感同身受,可遇不可求,也许就是老天的安排。”廖凡是圈内公认的演技派,但多年来一直不红,徘徊在二三线,他心中也有过郁闷。谈及这次获奖,廖凡认为这是对自己坚持的回报:“如果我那么有才华,早就该站在那个舞台上,这告诉我坚持是有回报的。某个时期我曾经怀疑自己不可能有这样的好运气(获奖)了。”廖凡透露,他看过《白日焰火》成片之后觉得很踏实,对拿奖也颇有自信,曾经对妈妈说如果这次要拿不到奖就不回来了。但真正到了梁朝伟念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他却感觉很恍惚:“耳朵已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了,周围的人也站起来了。我的反应有点延时,像做梦一样!之前有想过会是那样,但是已经都来不及反应了,就尽情享受吧。颁奖头一天是我的40岁生日,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刁亦男:
追求商业与艺术的平衡
《白日焰火》的导演刁亦男曾经执导过小成本独立电影《制服》和《夜车》,风格相当文艺化。《白日焰火》却选择悬疑故事展现三位主角在爱情上的挣扎与救赎,商业气息浓郁。对此,刁亦男解释说:“《白日焰火》是文艺与商业的平衡。《夜车》的时候不会考虑市场,而这部片就更多地考虑观众的因素,同时又想办法坚持自己的风格。”对于《白日焰火》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刁亦男笑着回应:“这就是柏林电影节的魅力所在,永远不会产生你们意料之中的结果。”据《白日焰火》的片方透露,该片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与内地观众见面。尽管以往电影节的获奖影片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刁亦男显然很有信心,他说:“我相信《白日焰火》是所有海外得奖的票房表现最好的华语片,因为我一直寻求商业和艺术的平衡点。”
■其他斩获
《推拿》《狗13》也“称熊”
华语电影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除了《白日焰火》喜获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之外,另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推拿》和入围“新生代”单元的《狗13》也有所斩获。其中,娄烨执导的《推拿》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摄影)银熊奖。因为摄影师曾剑未出席,导演娄烨携盲女演员张磊上台代为领奖,现场公布了曾剑发来的短信。曾剑在短信中感谢娄烨以及电影的原著作者毕飞宇,称这部电影让“摄影师看到了黑”,他还特别加了一句“最后,谢谢我的都红”。“都红”正是梅婷在《推拿》里的角色,她与曾剑因拍摄电影《推拿》而相识并结婚。
曹保平执导,张迎雪、果静林主演的《狗13》获得本届柏林电影节水晶熊单元国际评委会特别奖。曹保平说:“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女孩成长的电影,也可以理解为长大成人必经的艰难岁月。表面上看没有恶人,有的只是各种误会以及因此带来的冲突。但其实不是,是暴力。”他也感谢评委和观众们能够读懂一个中国的成长的故事,称这让他感到很开心。
华语片柏林获奖史
金熊奖
●最佳影片
1988年 张艺谋(《红高粱》)
1993年 谢飞(《香魂女》)/李安(《喜宴》)
1996年 李安(《理智与情感》)
2007年 王全安(《图雅的婚事》)
2014年 刁亦男(《白日焰火》)
银熊奖
●评委会大奖
2000年 《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
2001年 《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
2005年 《孔雀》(顾长卫)
●最佳导演
1996年 严浩(《太阳有耳》)
2001年 林正盛(《爱你爱我》)
●最佳编剧
2008年 王小帅(《左右》)
2010年 王全安、金娜(《团圆》)
●最佳男演员
2014年 廖凡(《白日焰火》)
●最佳女演员
1992年 张曼玉(《阮玲玉》)
1995年 萧芳芳(《女人四十》)
●杰出艺术贡献
2003年 李杨(《盲井》)
2005年 蔡明亮(《天边一朵云》)
2012年 卢茨(《白鹿原》)
2014年 曾剑(《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