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历正月二十五开始,成兆才家乡评剧团和附近村庄的演出队将连唱五天大戏。 孙溢 摄
中新网唐山2月24日电(白云水 胡向明 葛士林)正月底,中国北方的农村仍然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里。24日,农历正月二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填仓节,评剧之乡河北唐山滦南县的村民开始了春节期间最后一个盛大的活动,他们办社火、搭大台、唱大戏,用乡音乡调期待着今年五谷丰登。
填仓节是中国北方汉民族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至今,在民间还保留着蒸制食品、搬运填仓、打扫庭院、点灯祀神等习俗。据唐山《滦州志》记载:“二十五日,俗谓之老鼠会亲,为黍饭,以祀其神。夜则不举灯火,而填仓之名以起。凡女之新嫁者,至日或前数日,母家溲米为团,从多为贵,持送女归。妻党并有相助为礼者,异日视此为往来焉。童子至此,皆入塾佣作赴功。”
但是,大多数城市人对于填仓节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感到陌生,随着更多的农村人走入城市,填仓节渐渐被遗落在了民间。
唐山滦南县绳各庄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的家乡,这里一直保留着填仓节“搭大台,唱大戏”的习俗,从农历正月二十五开始,成兆才家乡评剧团和附近村庄的演出队都汇聚到这里,连唱五天大戏。
24日,记者看到,绳各庄村中临时搭起了大戏台,早早地站满了前来唱戏、看戏的乡亲们。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些商贩也来凑热闹,冰糖葫芦、地方小吃、彩色气球、民间剪纸吸引着孩子们。村民陈俊芹说:“伴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绳各庄今年的填仓节过得比以往更热闹些。”
大戏开始,锣鼓敲响,丝竹声声,古老的评剧在新农村的舞台上唱起。舞台上既有传统的《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古装戏,又有乡亲们自编自演的小节目,演员既有古稀老人,又有八、九岁的娃娃。台上的表演出神入化,妙趣横生,台下的村民不时发出阵阵的掌声和笑声。
韦丽新婚不久,这一天,她一大早就在婆婆的指导下蒸粘米饭、炖大锅肉,准备着赶去看戏。她告诉记者:“老人们都还记着这个节日,今天要吃点好的,预兆着今年丰衣足食。”
来自城市专程来看戏的孙钰说:“以前都没听说过这个节日,没想到就在距离我们不远的乡村,还保留着这些习俗。其实,这些失落在民间的文化特别需要我们重新拾起。”
成兆才家乡评剧团团长金茂普说,古老的填仓节在今天,其实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过了“填仓”,出了正月,一切就要步入正轨,一年的辛勤劳作了就要开始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