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联社16日报道称,韩国国土海洋部当天表示,在听取专家和相关协会的意见后,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该部相关人士表示,根据相关调查,专家们得出暖炕技术具有值得为人类保护的世界遗产价值,因此决定启动申请程序。如果专家的事先调查认为暖炕申遗具有可操作性,那么韩国国土海洋部将在今年下半年单列相关预算,最快明年正式启动暖炕申遗工作。
韩国,是一个喜欢申遗的国家。这不,最近,他们又想把烧炕这事进行申遗了。此消息一出,许多网友不淡定了:一方面,批判韩国人对于“文化掠夺”的大胆与无畏;另一方面,责怪我国相关文化研究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然。
烧炕这玩意儿,现在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鲁东地区,仍然大量地存在,并且非常流行。需要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一种遗产,是指不存在至少是不流行的文化行为。往深处说,申遗是为不存在的遗产申请保护,但我国北方有那多么的农村人都在使用,何谈“遗产”?又何谈保护?我们也跟韩国人抢我们大量存在的一种文化生活,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韩国人连暖炕都要申遗,那么,在我国,和暖炕一个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海了去了。比如,在我国北方农村中,任意找出一些耕作方法,都能达到申遗的级别,比如,耕地这一项中,牛耕也是一种文化吧,曲辕犁也是吧,铁犁也是吧。你看仅仅是耕地就至少有三种可以申遗的,那么,我们也犯不着跟韩国人争。
关于韩国申遗,国人其实也存在一定的误解。总认为申遗就是“抢”,其实不然。申遗的本质是——保护或开发。申遗,不是证明这种文明就归这个国家了,而是这个国家确实想保护,甚至于开发。正如韩国申请了“江陵端午祭”,我国申请了“端午节”。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两个国家都申请成功了。这本身就能说明,韩国申遗与我国申遗,并不冲突,也不矛盾,可以共存,可以共同享有。因此,对于韩国喜欢申遗以及总是申遗,我们不妨大度些,看淡些。
对于韩国申遗,我们总是过于的敏感,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本身都处于一个“汉文化圈”之中,文化难免有些共通之处。其实,比文化争夺更温柔的表述,应该是“文化共享”和“文化融合”。
文化上的贵族,断不至于达到与人抢饭吃的地步,用浓厚的历史感包容这种申遗行为,也有一分乐趣和收获。(王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