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归来》被评风格朴素 陈道明表演让观众飙泪

黄岸

2014年05月10日09:13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原著的跌宕起伏电影里都不见了

  张艺谋、陈道明昨日现身广州为《归来》造势。王维宣/图

  他从大西北逃回来,想见她一面。

  归来之后,夫妻之间、父女之间都很纠结。

  归来之后,夫妻之间、父女之间都很纠结。

  张艺谋新作《归来》昨日广州试片

  昨日,千呼万唤的张艺谋新作《归来》终于向广州观众首度揭开面纱。来自媒体、院线、年轻观众代表、城中名人等三百余位观众一起先睹为快。《归来》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也是继《山楂树之恋》之后,张艺谋再度携文艺电影“归来”。影片主要讲述“文革”结束,从西北大漠平反归来的“陆焉识”想尽办法帮助失忆的妻子“冯婉瑜”恢复记忆和疗伤的故事。观众对影片评价褒贬不一,有观众表示影片朴实动人,陈道明与巩俐的演技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不过,影片对于原著小说的取舍也引起巨大争议,几位原著小说爱好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影对小说的改编显得太单薄了”。

  看片

  爱人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文革”结束,从西北农场平反归来的陆焉识(陈道明饰)回到家乡。然而,回到家中的他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已经彻底改变他的生活,与他分离20年的妻子冯婉瑜(巩俐饰)已经失忆,哪怕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她苦苦等候了20年的男人,她也已经认不出来。于是,陆焉识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内心受到伤害的妻子恢复记忆。

  相比上一部《金陵十三钗》的轰轰烈烈,《归来》显得十分朴实。有别于张艺谋其他商业作品中色彩浓郁、张力十足的画面,《归来》的风格平实朴素了,感情上也非常克制,唯有冯婉瑜与陆焉识之间那有如涓涓细流般的爱情淌淌流过,在时间的长河里让人细细品味爱的厚重。其中,陈道明假装成钢琴修理师到巩俐家里为其修钢琴,渴望用琴声唤起妻子记忆的一场戏让现场不少观众眼泛泪光。

  演员表演上,陈道明与巩俐两位老戏骨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巩俐一颦一笑都将冯婉瑜这个中国传统女人那种隐忍、坚韧、包容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失忆的她每个月5号都兴高采烈地去火车站接丈夫,却每次都失望而归,那种精神恍惚的状态让人看到她对丈夫无私的爱,看得观众心疼又无奈。而陈道明的表演同样值得点赞,尽管妻子总是把他误认,但他却总是笑呵呵地应对,甚至扮成各种角色只为帮妻疗伤,精湛演技将严歌苓笔下的知识分子陆焉识当时的状态跃然银幕。除此之外,影片中的配角也堪称黄金阵容,郭涛、陈小艺、丁嘉丽、闫妮、刘佩琦、辛柏青、张嘉译等实力派演员的加入,好演技都喷薄而出。

  尽管影片深沉平静,在观影过程中还是出现几次笑场。例如张嘉译的出现就为影片贡献了时间最长的一次笑场。他在片中饰演一位医生,一出场就有观众窃窃私语“怎么感觉像在看《心术》”,为陈道明解释巩俐的病情时,张嘉译蹩脚的法语口音也引发现场笑声。

  各界看法:

  编辑部鉴定:

  表现纯熟,不如原著厚重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直到她不认识我才追悔莫及。原著里的陆焉识和至尊宝应该说一样的台词。

  《归来》所有的表现手法都已经非常纯熟,音乐、美术、导演水平都是上乘之作,两位主角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但可惜,不是我的菜。

  就电影而言,成熟深沉细腻,甚至能煽情得让人落泪。但我期盼的好电影远不止这些,《归来》没有击中我的心。

  ——周娴

  影片虽然节奏稍慢,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还是很有收获。很能理解那种久未见面的恋人,证明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这种渴望在感情上取得存在感,非常能够引起共鸣。

  ——林虹汝

  看过原著小说的我表示失望。小说里很多敏感背景被略去固然可以理解,但直接造成了很多人物关系没有交代清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单看电影是无法理解陆焉识与冯婉瑜的爱情为何会如此深厚执着。小说中很多厚实苍凉的背景,在电影中都被舍弃了,这让电影相较小说看起来非常单薄,这点对我来说非常遗憾。

  ——张素芹

  有本书叫《平如美棠》,是一个真实版的“归来”的故事。一位叫饶平如的90多岁的老人,出了一本古香古色、文图相配的书,讲述自己跟妻子美棠长达60多年的爱情,两人虽是包办婚姻,但婚后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远行,生儿育女,后来遭遇变故,分开22多年……主持人柴静曾经采访过饶平如,问他:“您90岁了,难道这么长时间,没有把这个东西磨平了,磨淡了?”当时饶平如回答:“磨平?怎么讲能磨得平呢?爱是永远的事情。”

  “爱是永远的事情”,想来这句话也是《归来》的情怀,但同样是丈夫遭到长年放逐、同样是妻子老来脑子不灵光,《平如美棠》的故事却更让人信服。这也是《归来》中较为欠缺的一点,在陆焉识和冯婉瑜完美的演技背后,虽然感人的点滴很多,却没有几个细节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如何有爱。

  ——戴雨静

  影片带有非常重的年代痕迹,比如一场接一场的《红色娘子军》的舞蹈场景,这并非是出生于1988年的我所能理解的,这让我在刚开始观影时总是入不了戏。

  ——范协洪

  虽然恢复灾难对人心的伤害是漫长、反复、琐碎的,需有绵绵耐心的恒久等待,但若电影也陷入这样的节奏可就要了命了。出于某些原因,《归来》大幅省略“文革”等历史背景,不愿较真的观众可以把电影当作丈夫帮记忆和心灵受到损害的妻子康复的暖心故事。也因此原著改编成这样有点可惜。乐视影业一负责人试片前说“这部电影是拍给年轻人看的,要相信年轻人。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理解他的意思是即使历史背景装饰化出现,但因为讲了一个人之常情的故事,相信年轻人也能懂。同时能对电影价值客观判断,接受并支持这部作品。我感觉他可能要失望了。

  ——李渊航

  影评人意见:

  大时代的悲剧

  沉淀在小人物的眉间

  影评人麻绳:看了《归来》,这电影问题很多,让原作损失很大,但现在能去拍这种电影,而不是去一味讨好年轻观众和制造话题,这本身就很难得了,所以还是希望这部电影不赔钱。祝张艺谋能赚回他的罚款,他应该去好莱坞闯荡一下,尝试一下纯商业类型片或更宏大的世界性题材,在中国适合他的段位的题材选择已经很有限了。

  影评人周黎明:那个拍《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的张艺谋,他“归来”了!但比以前更加平静,不再借助浓烈的色彩,拒绝煽情,把大时代的悲剧沉淀在小人物的眉宇间。巩俐、陈道明贡献了各自演艺生涯最感人的表演。这是真正的陈酿,度数不是最高,但会流遍全身,进入灵魂深处,久久挥之不去。

  听到两种对张艺谋新片《归来》的批评,一种说不够犀利。那是因为,该片是陈年佳酿,但不是那种一口把你灌醉的烈酒,你需要慢慢品。另一种批评说它太平淡。那是因为,你看到的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其余的部分要靠心去体会。我喜欢该片,就因为它醇而不烈。

  传媒学者尹鸿:看张艺谋《归来》,颇多遗憾,但也颇多感慨。一头一尾,依稀可见当年《芙蓉镇》的影子。影片制作上乘,表演到位。虽然故事单纯而显得单薄或简单,但“焉识”提醒我们去哪里认识那段历史?寓意存焉。丹丹所代表的红卫兵一代,会把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剪掉或补上?推荐一看,为了对得起不该忘却的历史。

  业内预测:

  票房会超越张艺谋任何一部文艺片

  在昨日的试片现场,也有不少来自院线的业内人士参加。中影南方新干线的负责人邱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归来》可说是张艺谋一部新的经典爱情之作,影片虽然没有过多讨巧的商业元素,但上乘的品质、精湛的表演、震撼人心的故事,势必会使影片在上映之后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再加上“国师”张艺谋本身的明星效应,以及同档期没有强劲对手的档期优势,都让她对于影片在16日上映之后的票房相当乐观。

  至于能不能超越张艺谋的上一部作品《金陵十三钗》破六亿的票房纪录?业内则普遍认为还有待观察。邱晴表示,《归来》与《金陵十三钗》是两部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所以很难比较:“不过口碑和票房肯定会超越张艺谋以往所有的文艺片。”

  如今的电影市场基本由85到90后的年轻人主导,一部以“文革”后年代为背景的电影如何吸引票房主力军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成为外界所关注的话题。对此,邱晴表示并不担心:“这个故事乍一看貌似与90后不沾边,但在之前的点映场上,《归来》感动了两类人,一类是平时看似冷静的男性观众,另一类恰恰就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我相信电影上映之后,他们会想带着父母一起去看这部电影,看看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张艺谋:

  电影跟原著,

  形散意不散

  即将于5月16日上映的电影《归来》昨日来到广州宣传。影片导演张艺谋携主演陈道明、张慧雯现身。现场,张艺谋向媒体畅谈了拍摄《归来》的种种想法,坦言“这是一次非常纯粹,让人感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愉快的创作经验。”陈道明则表示,影片纯粹的初衷是打动他出演该片的原因:“在如此淘金的年代,做如此不淘金的作品,需要担当、勇气和文化责任。”

  我希望能以点带面,以小博大

  广州日报:最早小说里主角是上海人,为何电影里把背景改到北方?

  张艺谋:小说里两位主角都是上海人,最早我们想找上海演员,后来没有合适的,我第一时间就觉得巩俐和陈道明是不二人选,我觉得如果让他们去模仿上海人,会耗费大量时间。我们的说法叫戏随人走,这个是一种成功的规律,不要让演员硬去做一些达不到的状态,所以我就打电话问了严歌苓可不可以换成北方演员来演。

  广州日报:很多观众在看片后觉得相对小说,电影显得单薄许多?

  张艺谋:我们跟原著保持形散意不散的关系,大家不必拘泥于每个细节都要和原著做对照。电影是一个新的形态,一定会有取舍,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是经过我们团队深思熟虑的,我不想拍得太全,我希望能以点带面,以小博大,用一个家庭的故事去折射历史。如果你想看直接反映历史的,我已经拍过《活着》了,这一次我想最大限度地关注家庭,关注家庭的重建。

  广州日报:小说里有非常广厚的背景,为何会选择“回家”这一段?

  张艺谋:初读的时候,我就想从结尾开始看,从他回家开始看,想看看能不能从家庭的角度去拍这个历史。这个作品,如果往大的类型拍就有点像《活着》,所以这次我就想变一个方式,用一个留白的,内敛的方式去做。

  广州日报:你觉得这样历史背景下的电影,年轻观众接受得了吗?

  张艺谋:与观众寻找共鸣,人心、情感是唯一的灵丹妙药。把这样的东西做出来,任何年龄层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共鸣。

  广州日报:你说过这一次拍《归来》,创作的环境非常纯粹。在浮躁的大环境里,纯粹的创作环境对于导演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艺谋:这种纯粹是所有导演都需要的,我印象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电影厂和导演都只是考虑电影是否能通过,电影厂不谈商业,导演也不谈商业,那时候大家都谈艺术。现在,任何一个导演,你问他,很多方面他都必须要谈,请演员、策划、投资、多少预算……现在拍电影很难像以前那样了。这次乐视给了我最大限度的纯粹的环境。拍摄时我人生也遇到乱的时候,但他们没催我,也没跟我谈怎么卖,其实今天中国电影的环境,很多情况下,都是营销出来的。

  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广州日报:观众对于影片口碑两极,这一点你怎么看?

  张艺谋:所谓的负面评价,其实我不是很在意。对于我们来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也回应过一些,有些是我不认同的,比如说我胆小,很多人坐在那里说你为什么不这样拍,不那样拍,这个是很不讲道理的。在中国,电影必须要先能拍出来,在能拍的情况下才能做最大化的思考,这是每个导演面临的问题。

  广州日报:对于拍商业片或文艺片,你是如何抉择的?

  张艺谋:其实我是两条腿走路,一类是《归来》这类,我最喜欢这类。另一类就是商业大片。我希望能锻炼自己在各个领域跟观众对话的能力。对我来说,我还是就故事讲故事,想那么多就拍不好了。

  广州日报:接下来你希望有什么新的尝试吗?

  张艺谋:我不是一个很骄傲的人,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我就是个普通的电影导演。这其实也是我创作的心态,你一定要放平常心去创作。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怎么去拍电影?现在年轻导演也都起来了。接下来我会做一些很大的挑战,我愿意尝试。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