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风筝魏”传人:“风筝魏”的线在中国(图)

2014年07月23日11:00    来源:天津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风筝魏”传人:“风筝魏”的线在中国(图)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自古以来,放风筝就是中国人喜爱的一个休闲方式。看似简单的小小风筝,从选材、制作到翱翔天空,凝结的是一代代风筝师傅们的智慧和心血。

  说起风筝,自然就想到天津的“风筝魏”。2008年,“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生于清代的“风筝魏”创始人魏元泰先生,到如今正值盛年的“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有着百年历史的“风筝魏”,正从中国飞向世界。

  记者:受家庭熏陶,您是不是从小就喜欢风筝?

  魏国秋:我从几岁开始就画小人儿书,我爷爷(第二代传人魏慎行)看过之后感觉我画得不错,就开始教我制作风筝。刚开始我觉得做一个小风筝没什么了不起,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没按老人教的要领做。结果做出来的风筝挺漂亮,可就是飞不起来。于是回去请教父亲,知道了风筝中其实还有很多道理。从此就按照父亲的指导,努力学习家传技艺。

  记者:“风筝魏”有哪些独特的工艺?

  魏国秋:选材以生长期两年以上的福建毛竹为主,再进行风干、热火处理、祛虫。绘画材料采用绢、无纺布、皮纸等不易破、不易跑色的材料。骨架制作采用打眼扣榫结构。画工采用重线勾线和退酝法,既可以远看也可以近观。放风筝也有技巧,一般放风筝都要跑动,但我们从来不跑,我们先观风势,如果是二级风,就拿二级风筝放,是三级风,就拿三级风筝放,站在原地,手上一松一紧,风筝就飞起来了。

  记者:对于风筝制作,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什么创新吗?

  魏国秋:有啊。过去风筝多是平面的,现在改成中间是鼓的,使其更加完美、逼真。还有飞鹰的骨架也改良了,造型更逼真,到一定高度可以盘旋。还有剪纸风筝、室内太极风筝,都是新创作。我觉得追求发展应该既传统又现代,造型、色彩要传统,骨架和画法应该现代,骨架更加精美,单拿出来也是一件艺术品,画法上具有更现代的绘画水平,更加精细。

  记者:“风筝魏”已有百年历史,您觉得随风筝制作技艺一同传承至今的还有什么?

  魏国秋:没事的时候我总寻思我爷爷说过的话——做风筝和做人一样,必须踏踏实实的。老祖宗留下的祖业,我们必须把它传承下来,不能在咱们这代失传。他语重心长跟我说,以后就靠你了,把咱们魏家的东西传承下去。我觉得我现在做到了,不只在国内,我还把魏记风筝做到了世界上,赢得外国友人的好评,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有一年我到国外去,当地人开出丰厚待遇希望我留在那里,我断然拒绝。因为“风筝魏”的线在中国、在天津,老祖宗交给我手里的这根线,不能在我这儿断了。

  记者:您曾多次把“风筝魏”展示给外国友人,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魏国秋:1989年,我们受邀到北京慕田峪长城脚下和法航联欢,我拿起三米大鹰的风筝开始放飞,“鹰”越飞越高,突然间,四下里竟飞来一些鹞子、鹰,都围着“鹰”转,并且还发出鸣叫。在场的人们都震惊了,“太神奇了!风筝引来真鹰了!”法航老板立即说,这个风筝不论多少钱,我要了。当时给我的感觉真是太自豪、太荣幸了,在国际友人面前展示了精湛的中华民族艺术,那种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记者:现在“风筝魏”的传承情况如何呢?

  魏国秋:有很多打算学做风筝的人慕名而来,可一上来就问能挣多少钱,也有一些半途而废的。我觉得,对待事业、对待艺术,需要一颗执著的心。祖辈传下来的精神不能丢。我相信不管做什么,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好,这也是支撑我一直走下去的原因。我这样做,给我的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现在也开始学习制作风筝,我相信他能很好地继承下去。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向往传统艺术,只要喜欢并努力去做,我会把技艺毫无保存地传授。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