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韩寒《后会无期》:把理想与情怀消解于段子

韩浩月

2014年07月25日07:0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更多精彩评论进入《文化新视线》栏目

 “汽油车是不能加柴油的”,这样的常识,如果不是放在特殊的语境下,很难让人发笑,但在韩寒的《后会无期》中,出自贾樟柯客串角色口中的“忠告”,是该片最大的笑点之一。

由反常识和词语错位构成的段子式幽默,是《后会无期》的最大特征,延续了韩寒博客时代的写作风格,这些幽默元素成就了影片的娱乐性,也淹没了影片的主题性,乃至于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解读影片的真实用意。

电影拥有淡淡的忧伤和疲软无力的绝望感。这种忧伤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与菲茨杰拉德和许知远在同名书籍《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所讲述的忧伤不同,《后会无期》的忧伤不是迷惘、激情、颓废、叛逆,而是由诗、信件、远方、姑娘构成的忧伤,是席慕蓉、汪国真、王家卫、许巍、朴树、盗版影碟、文艺杂志糅杂在一起传递出来的气息。韩寒的忧伤没能高于一个文艺青年,这是让人失望的地方。

相对而言,对于绝望感的描述显得有力一些,其中不乏令人心头一惊的镜头,比如,在横店流连于各个片场的那位女群众演员,在与三个年轻人告别之后,被“击毙”于片场,那声刺耳的枪声,让年轻人停了下来,可惜的是,到这儿情节又进入韩寒擅长的“反转”,他们以为是轮胎爆了。

电影中的绝望感多是出于一种想象,缺乏现实的依据。影片开头冯绍峰烧掉自家的房子,的确能体现出年轻人丢失家园的决绝,让他们的背影中有了“丧家犬”的色彩,但与故乡的告别,一定得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与自己眷恋的地方进行割裂,一定要以毁灭的方式进行?既然如此,为何片尾又让主角以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返回东极岛?励志片式的结尾显得多余又突兀。

韩寒并不知道当下的年轻人,究竟绝望在什么地方,他的生活与困顿在血汗工厂、唐家岭、地铁安检线的打工者很少有交集,打电子游戏、出电子杂志、赛车和拍电影,让他的视线触及不到底层青年,他更像一位处在中产阶层顶端的人士,对无处不在的权力抱有隐忍的敌意,对底层的暴戾有隐忍的不满。他的思想是属于精英的,行为却一直在向草根靠拢,因为,只有靠近草根,才能找到安全感和力量来源。尤其是在精英谈论情怀与理想已经引不来喝彩的时候,把情怀与理想消解于段子中的《后会无期》,重新找到了受众的敏感点,影片处于副主题里的那些点点滴滴——如温水煮青蛙,才会被拿出来进行过度解读。

就技术层面看,《后会无期》的确是一部用心的电影,在演员使用,镜头调度,音乐,情境氛围的营造等等方面,都能体现韩寒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对完美的尽力追求,也正是这份用心,掩盖了影片的弱故事性和主题的飘忽不定。笑声和情绪浸染是《后会无期》提供给观众最大的消费回馈,如果仅以这两点来评价电影,那么它赢得高票房是合情合理的。把它放置于“票房高,口碑差”的国产片名单里,它也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放弃对个人体验的过多迷恋,把故事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上,用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或会让韩寒跳脱出他一贯的创作思维。《后会无期》作为电影处女作有不少可取之处,韩寒有理由继续拍下去。

(作者为知名影评人)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网文化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