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盈的京味儿平民大戏《枣树》的国家话剧院版前晚首登台。胡同图景本是人艺“专利”,此番国话剧场传出久违的京腔京韵,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小火慢炖的旧京滋味,以及淡淡不发力的剧情编织,让人感叹:好戏未必沉重纠结。
剧场前厅的中西牌楼,大屏幕上播放的“寻找老街坊”实景宣传片,未进剧场观众已入北京情境。大幕拉开,鸽哨盘旋,老街坊互道“早”陆续上场,一会儿哥哥“呲嘚”弟弟、一会儿小两口儿拌嘴全院儿来劝架、再一会儿扑哧笑出来还是一家子……大杂院儿的生活气息不落痕迹地流淌出来。10年前,导演黄盈偶然看到北京电视台的一则新闻,95岁的奶奶在即将搬迁之前,非常挂念自己儿时与老伴儿一起种下的枣树的命运。老人与树的情感打动了他,“这个故事饱含感情,又真实朴素,就像我曾经居住过的院落给我留下的印象,调动了我儿时大杂院生活的全部记忆。”最初凭直觉创作,直到成稿黄盈才发现自己的剧本并没有遵循着一人一事的集中性原则,更没有通常的反面力量,只是塑造了一群本性良善的平头百姓上不得台面儿的喜怒哀乐。“可我真是爱他们!于是执拗地没有去增添情节、激化冲突,在我看来,那些过分戏剧化的手段都会破坏掉那最可珍贵的生活本身。”
首演当天巧遇立秋节气,而此时当年的青枣也已上市,观众走出剧场时会领到一小袋红枣,可谓浓情暖心。而演出前,剧组通过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发起了“寻找老街坊”公益行动,已经有很多市民观众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老街坊、老熟人。此外,剧组还特别邀请一些有大杂院生活经历的人来看戏。8月的五场演出后,剧组会综合观众的反馈对作品进行调整,日后还将走进区县、社区剧场,将平民大戏落实到民间。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