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于9月9日晚间与世长辞,享年87岁。台湾《旺报》今日刊文怀念这位大师级人物。文章说,在这个“钱学森之问无法得到正解”、新生代国学大师还无处寻觅的时代,极其遗憾。汤一介固然研究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研究,但思想并不古化,相反,却有非常重的经世致用成分。
全文摘编如下:
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在大陆教师节前夕9日晚间与世长辞,享年87岁,这是季羡林、任继愈去世之后,又一大师级人物陨殁。在这个“钱学森之问无法得到正解”、新生代国学大师还无处寻觅的时代,极其遗憾。
汤一介固然研究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研究,但思想并不古化,相反,却有非常重的经世致用成分。
一者,关于知识分子的责任。2011年,汤一介受访时曾说:“现代知识分子不应向非真理妥协。”同时,“知识分子不直接治理国家,但他应负有对国家和社会议论的责任。”这是对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告诫,正如汤一介的父亲告诉他一定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一样,他也在劝告知识分子要守住底线、要有原则意识、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既不能避世,也不应该犬儒,更不应该成为“砖家”或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二是,关于大师的培养。汤一介认为,这个时代应该出现若干学术大师。应当如何出现呢?就是要做好学术研究,从一些小项目、小课题做起,“我们最好不必如此着急,还是扎扎实实做点深入的研究工作为好。”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同时认为当下的学术环境,应该更加自由,要有“百家争鸣”的大局面。
三是,对于经济建设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汤一介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太过功利化。“因为现在社会还没有从把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向以思想文化为中心的社会转移,因此功利化太强。”“因为人类社会如果完全走入功利化,大家都不会得到幸福。”显然,解决幸福的问题并不完全在于经济,而在于内心的建设。
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最杰出代表,汤一介用最基础的学术研究与书籍编纂,以及在公共媒体发声,践行并阐述着属于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除了著作等身,“经世致用”思想──才是汤一介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只有知识分子都有经世致用的思想,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才会得到解决,才会达到汤一介所说的“不医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