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独家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属于沉心阅读的人们

魏英杰

2014年10月10日08:12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更多精彩评论进入《文化新视线》栏目

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奖于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揭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这一奖项。此前博彩公司传出的最热门选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又一次成为诺奖“陪跑员”,而排在第二位的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虽然与诺奖无缘,却赢得了更大关注度。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竞猜活动,也因谜底揭开而宣告落幕。

今年的人选不算冷门,也少了刺激,可谓中规中矩。不知道这是否因为前年和去年爆出冷门后,瑞典文学院18位“世界文学守门人”感觉再这么下去对大家心脏不好?

要说让人有些意外的话,可能就是莫迪亚诺和2008年获奖的克莱齐奥同样来自“法国队”,又同属于“新寓言派”代表作家。这对广大热衷于猜谜的人来讲,显得不那么“科学”。但实际上,瑞典文学院并非第一次这么做,如1908、1910、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都授予德国作家,1915、1921、1927年授予法国作家(包括一名哲学家)。欧洲是诺奖的核心区,法国作家是诺奖常客。若对此有所了解的话,对今年这一结果大概不会感到惊奇。

莫迪亚诺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讲,也不陌生。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的《万寿寺》头一句话就提到了莫迪亚诺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暗店街》的第一句话:“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是对作家的一种致敬方式,也堪称一种广告植入。莫迪亚诺大多数作品均有中译本,涵盖了他的整个创作时期,如《暗店街》、《青春咖啡馆》以及新作《地平线》在国内都已出版。和许多未被诺奖青睐而作品销量平平的外国作家相比,莫迪亚诺在中国的境遇显然好多了。

尽管如此,莫迪亚诺作品在国内网上书店还是第一时间引起关注。在亚马逊(中国)、当当等网上书店,莫迪亚诺一些作品已显示缺货状态。在孔夫子旧书网,他的中文版旧书标价150元以上,而在淘宝上,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给他的作品打上“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标签。可以想象,国内出版社很快就会推出新版,在新一轮诺奖“狂欢”中分一杯羹。这对国内出版界来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诺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莫迪亚诺“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莫迪亚诺生于1945年7月30日,此时离二战结束仅一月余,属于“二战后”一代人。而身为一名犹太人,莫迪亚诺的父母亲却又与纳粹阵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此处引用国内媒体说法),这种“身份焦虑”既是他难以绕开的心魔,也成为他长期以来的一个写作源泉。正如诺奖委员会官员所称:“莫迪亚诺作品的三个关键词是:记忆、身份、历史。他的书大都与记忆有关,读者可以穿过时间与自己相遇。”

只不过,莫迪亚诺的作品(中文版)虽然好读,却非诺奖委员会官员所说的“语言非常好懂,可以下午读一本,晚上再读一本”。二战、犹太人、纳粹这些关键词已深深印在欧洲人的历史记忆中,相较而言,欧洲读者更容易理解莫迪亚诺作品的语境及其象征。而对中国读者来讲,由于其中存在的历史与语言障碍,阅读时难免少一些“在场感”。好的作品固然能够跨越时间与国界,却不一定能够完整打包原作中的丰富历史细节与语言碎片。文学翻译,一直就是横亘在人类之间难以跨越的文化鸿沟。

当然,如何了解与阅读莫迪亚诺显然不是所有读者的问题。事实上,在关心诺奖结果的人中,只有一部分人会掏钱购买作品,还有一部分人只满足于猜谜,以及把获奖结果当作发微信朋友圈的一个谈资。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即诺贝尔文学奖热并不等于文学热,更不等于相关文学作品热。部分诺奖得主在获得奖项后,除了声名暴涨,对图书销售的帮助并不大。还有个别诺奖得主的名字,犹如昙花一现,除非特意去搜索,否则很少有人记得住——谁能够不通过百度搜索而准确说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字?

更有甚者,对有些人来讲,他们对博彩公司推出的诺奖赔率榜单的关注已经超过诺奖本身——村上春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村上春树成为博彩公司名单上的“常客”,最多反映了他的知名度、受热捧程度以及图书销售量,并不意味着他必然能够跻身于诺奖的殿堂。今年早些时候,当记者询问诺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有关村上春树的问题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他是谁?”如果马悦然不是在故意卖关子,这或者可以说明,村上春树尚未进入诺奖评委的视野。博彩公司的赔率榜单不等于诺奖提名名单,更不等于获奖者名单,这么明显的事实却似乎一再为人所疏忽。这看上去就像一个充满隐喻的笑话,反映了文学在今日世界的尴尬地位。

当我们谈论诺贝尔文学奖时在谈论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当然,这不是说只有对世界文坛了如指掌才可以谈诺奖。许多诺奖得主在未获奖前并不为公众所知,包括莫迪亚诺,瑞典文学院至今认为他在法国以外的“其他地方知名度不高”。不了解哪位国外作家,其实不必觉得尴尬。装作很熟悉这位作家,也不意味着就有先见之明。问题是,许多人对诺奖总有着太多一厢情愿的期待,以及“不明真相”的批评。有些人对诺奖抱以患得患失的态度,看到评选结果符合自己意愿就认为诺奖是公正无私的,反之则认为诺奖评选的立场有问题。

这部分是因为不了解诺奖的运作机制,还有部分则是出自于文化的隔阂。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虽以提名制保障其开放性,最后却以秘密投票来保证其专业性,而所谓专业性只有一条,即诺贝尔本人在遗嘱中所宣示的“具有理想主义的杰出文学作品”。至于怎么做到这一点,选择权在诺奖评委手中。换言之,诺贝尔文学奖就是瑞典文学院18名终身评委每年烹制出来的一道菜,你不能指望它每次都合乎不同人群的口味。

诺贝尔文学奖更像世界文学指南,而不是文坛盟主俱乐部。诺贝尔文学奖告诉人们哪些作家值得关注,哪些作品值得阅读,但真正有文学实力的,包括博尔赫斯等无缘诺奖的作家,并不需要诺奖的加冕。当一年一度的诺奖盛宴落幕,喧闹的人群转身离开,属于文学的夜晚才刚刚开始。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属于那些能够沉下心阅读作品的人们。

(作者为知名评论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文章不代表人民网文化频道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

(责编:陈苑、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