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以前和舞蹈界的合作,更多的是对音乐负责;这一次,他却摇身一变成了导演。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介绍说,《十月·春之祭》是舞团去年创作的作品,根据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交响乐名曲创作而成,当时请崔健担任了该剧的音乐总监,没想到在创作过程中,崔健想要表达的东西越来越多,于是今年这部剧再复排时,他便干脆成了导演。
崔健说,在他上手执导之前,《十月·春之祭》的主题是展现十月怀胎的过程,以及中国传统节气等元素。“我把它改成一个从来不死的母亲和一个现在的孩子之间的对话,以对话形式完成主题。”在他的改编下,该剧的音乐中可以听到电子乐、贵州苗族原生态音乐与斯特拉文斯基原作的对话,还可以看到三位鼓手的卖力表演,甚至在现代舞的表演中还穿插了一小段街舞。
对于自己的改编意图,崔健认真地解释说:“也有人觉得我的到来把作品的庄重性拉低了,但我希望年轻人能通过我的解释,了解现代舞这种形式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这个作品。”至于选择从形式入手来进行改编,他说这是因为自己的创作习惯一直是跟着形式走,“我做音乐就这样,先定节奏、再定旋律、再定歌词、再定歌名,跟别人是反着来的。”
几天前,《十月·春之祭》在天津登台演出。当时,崔健发现了很多问题,此后一直在不断调整。他承认,这部作品尚未达到他认可的理想状态,并且自责地表示,自己介入这个作品“太晚了”。崔健反思说,如果从创意初期就开始参与创作,也许这部作品会更加不同。崔健希望,自己今后还能有机会,从头至尾真正执导一部舞蹈作品。
“我觉得现代舞是文艺圈里的净土,没有流水线一样的商业生产,可这群人却在思考。也正因为这样,现代舞比较自由。”崔健说,自己曾评价现代舞艺术家,“虔诚得像教徒,辛苦得像民工,感性得像疯子,理性得像哲学家”,而他希望自己能够帮这些艺术家一把,支持他们一把。也许有人觉得崔健毕竟是外行,可他却自信地说,“我怎么想就怎么做了,我也不怕人笑话。虽然我现在是个初级,但我不管,就这么上了。”
(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