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探班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维汉两族演员倾力投入

2014年12月15日16: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探班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维汉两族演员倾力投入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国家大剧院首部改编自银幕经典的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排练冲刺阶段,舞美制作亦已接近尾声。12月15日的排练探班活动中,导演陈薪伊带领维、汉两族演员们为媒体呈现了冰山下、白杨旁那段惊险而感人的故事。

  从电影到歌剧,从银幕到舞台,《冰山上的来客》究竟将如何呈现?创作伊始,导演陈薪伊就强调“这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她说:“电影是面的艺术,歌剧是空间的艺术,这两者无法比较。如何把银幕形象变成空间的审美,这最让我费尽心思。电影可以用蒙太奇等手法,我们在歌剧舞台上就要依靠表演把人物的感情、心理空间表达出来,整个的呈现更加立体。”

  在15日的探班中,演员们向媒体展示了剧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精彩片段,这场戏也是全剧人物关系发展的关键和情感的高潮部分。

  暴风雪过后,一班长英勇牺牲,阿米尔与战士们在悲伤的气氛中唱出了那首经典的“怀念战友”,活跃在大剧院舞台上的男高音薛皓垠和来自新疆的男高音歌唱家艾尔肯·阿布都热依木饰演的战士阿米尔分别演绎了这段经久不衰的歌曲,纯正美声唱法的演绎与合唱的加入更强化了歌中深沉的感情。由著名男中音杨小勇饰演的杨排长一曲咏叹“卡拉,你在哪里”也情意真挚,十分动听。

  在接下来一幕中,杨排长为验证刚来到边防哨所的“古兰丹姆”真实身份,令阿米尔再度唱起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古兰丹姆应声唱和,“真假古兰丹姆”的谜团终于解开,一对少年失散的恋人迎来了久别重逢,而杨排长也更加明确了敌人的计谋。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饰演的古兰丹姆,歌声灵动而富有感情,与艾尔肯·阿布都热依木饰演的阿米尔生动演绎了重逢一幕,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动听的旋律瞬间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而杨排长一句经典念白“阿米尔,冲!”更是令人不禁要会心一笑。

  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由维、汉两族歌唱家联合呈现,来自新疆、享誉世界的女高音迪里拜尔、在大剧院多部自制歌剧中出色担纲主角的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活跃在新疆舞台的男高音艾尔肯·阿布都热依木、优秀男高音薛皓垠、以及女中音努尔古丽·艾沙、牛莎莎,男中音杨小勇和王鹤翔等在排练中欢乐融洽、迅速磨合,演员们不仅常常互相探讨唱法和表演,几位来自新疆的歌唱家还当上了随时随地的“民俗顾问”,为汉族演员们介绍新疆的风俗、生活习惯等常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的台上,将出现水晶般的冰山、帕米尔红花、挺拔的白杨树、塔吉克雄鹰等极具象征性的视觉主题。

  此番大剧院在舞美呈现上也下足了功夫,许多剧中熟悉元素的亮相都极具想象力与冲击力。尤其是经过主创和制作人员的多次试验,将创新采用一种半透明的“玻璃布”作为打造“冰山”的材料。

  据介绍,这种多褶皱的装置材料吊装在舞台上之后,会由于重力作用会顿时呈现硬实的质感并形成棱角,在灯光和多媒体的配合下像极了积雪成冰的山体,晶莹剔透中散发出丝丝庄严圣洁的光芒。而在剧中,这座水晶般的冰山将见证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爱情,见证边防战士英勇牺牲,更见证着深切的民族情谊。

  “象征着纯洁友谊与爱情”的帕米尔红花,演出中也将以富有浪漫主义的特别方式出现在真古兰丹姆和阿米尔重逢的一幕——届时,不仅由多媒体在舞台背景投映鲜艳的红花,舞台地面上也会有一簇簇娇艳的红花从台侧渐渐“生长而出”,一直延伸到舞台中央,。陈薪伊导演坦言:“电影中用小罐子装几朵小红花,可以特写,但我们在舞台上就得要让每位观众都看清,并且要突出这个红花的象征意义。这个方式我们研究了很久才想出。”

  12月24日该剧将正式与观众见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