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评:艺术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 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赵明仁 肖云

2014年12月19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核心阅读

  ·如果一部作品能够真实地表现人民的生活和实践,又能够与人民产生共鸣,就能够成为经得起人民的鉴赏和评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不能发现生活本身的肌理和规律,任凭多么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也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如同镜头里的美景,绝不是摄影技巧的产物,而是摄影师对景物的卓越再现

  ·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岌岌可危,今天的文艺作品,许多处于仅仅提供肤浅娱乐的层次,甚至有下行趋势。这种状态不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部作品造成的,而是一个追求共同文化旨趣或者共同利益的群体造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依靠谁”“为了谁”这一重大问题,为文艺创作走出有“高原”缺“高峰”的怪圈,推动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切实把握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在这一论述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方法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以人民和人民的生活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唐人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一人者,作诗之人。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之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诗人看似表达的是一己的情感,实质上是通过抒发自我的情感而代言人民的心声。《离骚》是一个对人民和国家有着深厚情感的伟大诗人呕心沥血的杰作,“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以才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圭臬。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把人民的疾苦冷暖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诗圣”。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关头,人民需要金戈铁马式的激昂乐章,“论语派”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无怪乎受到当时文坛的广泛批评。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作家艺术家才能葆有持久的创造力,才能创作出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作品。如果脱离人民,仅仅立足于个人小圈子的风月和梦想,创作营养有限,创作的生命力就难免枯竭,作品的情怀也会日渐狭隘。

  人民及其生产生活实践是推动文艺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诗歌最初就是源于劳动人民的“举重劝力”之歌,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各种艺术类型的生成都与人类历史实践有着必然联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不断创新生活、创新实践,不断为文艺提供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源源不竭的素材。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对文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文艺工作者只有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不断发掘崭新的内容,不断丰富文艺表现形式,文艺作品才会呈现创造力和感召力。

  把人民的实践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真正表现出来,交给人民去鉴赏、去评判,这是艺术的历史唯物主义。文艺工作者在生活实践中,情感和灵魂与人民的情感和灵魂产生共鸣,创作激情就会喷薄而出。实践证明,没有切肤的感受,就没有佳作的诞生。源于生活的感动也就是“动心”,情动于中,创作的作品才容易获得人民的共鸣。人民对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体验最深刻、最准确,感受最真实、最强烈,文艺表现是否准确、深刻,是否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实现有机统一,人民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如果一部作品能够真实地表现人民的生活和实践,又能够与人民产生共鸣,就能够成为经得起人民的鉴赏和评判、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

  充分开启

  “艺术想象的发动机”

  丰富的情感是艺术想象的发动机。艺术创作的心理动力是艺术想象,艺术想象的质量取决于创作主体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当思想导入了正途,情感与想象就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因素,情感是艺术想象冲天而起的发动机,想象是情感扶摇而上的助推剂。艺术并不仅仅是艺术家本人情感的传达,更是艺术家对生活中那些能够激起这种情感的现实对象的反映。而要想被现实对象激起情感,艺术家就必须熟悉自己的对象、热爱自己的对象。当文艺工作者充分熟悉了人民的实践和生活,当他们的爱憎与人民血肉相连,当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文艺工作者的才能才会焕发出来,艺术想象的发动机才会开启,各种美妙的语言和各种生动的意象才会奔赴笔下。如果不是真正熟悉自己的对象,没有与对象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任你如何殚精竭虑,终是“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娴熟的技巧是艺术想象的加油站。艺术技巧是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传达以及艺术实践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技巧就是生活本身的肌理和规律的体现,发现并出色地表现这个肌理和规律就是艺术技巧。如同镜头里的美景,绝不是摄影技巧的产物,而是摄影师对景物的卓越再现,离开景物本身,再高超的技巧也拍不出好看的图片。不能发现生活本身的肌理和规律,任凭多么娴熟高超的艺术技巧,也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艺工作者应遵循“三贴近”原则,通过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功夫,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尤须警惕

  “伪文艺”大行其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近年来,不良文艺现象增多,并大行其道。本来玩笑文艺就是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其中不乏睿智和幽默,有的走向了低俗文艺、媚俗文艺、恶俗文艺,甚至堕落为黄色文艺。这些“伪文艺”逐渐充斥鉴赏视野,刺激人们的感官娱乐。当这些“伪文艺”蚕食文艺阵地后,文艺生态受到很大破坏,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岌岌可危。今天的文艺作品,许多处于仅仅提供肤浅娱乐的层次,甚至有下行趋势。这种状态可以称为文艺创作的“群体现象”,它不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某一部作品造成的,而是一个追求共同文化旨趣或者共同利益的群体造成的。在这种氛围下,许多人把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抛诸脑后,甘做金钱的奴隶,汲汲于个人收入,汲汲于票房、收视率、发行量,浑然不顾文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就是文艺的社会效益。这种现象既存在于伪文艺中,也存在于俗文艺中,甚至已经侵蚀到了雅文艺的领地。一些影视作品的类型、数量和花样很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它们不是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质量,反而是大同小异、抄袭模仿,从“小时代”到“心花路放”,不断朝着娱乐化、奇观化方向发展,思想性、艺术性有重大突破的精品力作太少,更不用说在这个高原上崛起,构筑新的文艺高峰了。

  改变文艺生态环境,需要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脚踩坚实大地,冲破障碍,勇于攀登文艺高峰。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四川省委宣传部)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9日 24 版)

(责编:陈苑、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