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泥河湾考古再添新“坐标”:发现十余处旧石器遗址

2014年12月21日22: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泥河湾考古再添新“坐标”:发现十余处旧石器遗址

  中新社石家庄12月21日电 (高红超)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2014年度工作汇报大会21日在石家庄召开。考古专家会上透露,怀来盆地日前新发现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珠窝堡遗址已得到系统挖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共计546件,初步判定时间为距今10万年以上。遗存的出土说明怀来盆地是泥河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泥河湾考古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坐标。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两岸,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据怀来考古队领队牛东伟介绍,怀来盆地位于永定河流域,地处河北省西北山间盆地的东部,距离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约100多公里。日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张家口市怀来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怀来盆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发现十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旧石器遗存多埋藏于永定河两岸的二级和三级阶地内,年代大致为中、晚更新世。

  牛东伟说,考古队对珠窝堡遗址第1地点已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制品面貌整体显示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地层对比和石制品特征显示其年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有关地层、遗址成因、石器技术、环境、生计方式等方面认识还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对怀来盆地进行系统考古调查和发掘是旧石器考古走出泥河湾,拓展到永定河流域的一次重大尝试,也是由‘小泥河湾’到‘大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具体实践。”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认为,“小泥河湾”是指狭义的位于阳原县的泥河湾遗址,但泥河湾研究不应局限于“小泥河湾”,还应拓展至与其有着同样地质背景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河北蔚县盆地、涿鹿盆地、怀来盆地、宣化盆地乃至山西大同盆地、北京延庆盆地在内的“大泥河湾”范畴。

  “从‘小泥河湾’向‘大泥河湾’跨越,已经成为泥河湾人应该具备的大视野和长远眼光。”谢飞说,这将为探究和探讨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更新世期间古人类生存行为、人群迁徙扩散和文化交流等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