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中山路小学二(2)班将语文课“搬”到黄鹤楼,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诗词意境 记者郭良朔 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昨日,千古名楼黄鹤楼变成了一座实景教室,武昌区中山路小学二(2)班的同学们登楼远眺,在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齐诵这首中国最有名的送别诗。
这是在黄鹤楼公园举办的第一场“古诗词3D教学”,这个新颖的课堂首次将小学语文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搬到诗词创作的现场,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创作的意境。登上黄鹤楼,看着烟波浩渺的长江,湖北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胡昇为孩子们讲起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与孟浩然的故事,两人的真挚友情,1300年前那依依惜别的一幕,仿佛就出现在同学们眼前。
“黄鹤楼是武汉的地标,诗词文化又是黄鹤楼文化的精髓”,黄鹤楼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历史上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就有1000余首,仅李白个人就写了15首之多。“古诗词3D教学”把语文课开设到实景中,是为加深孩子们对诗词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住黄鹤楼、记住武汉、记住乡愁。
“古诗词3D教学”活动是黄鹤楼公园举办的一项长期公益活动,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需要在现场开展教学的学校可以通过电话预约,预约电话:027—88916996。
特写>>> 又玩又学记住这一课
昨日,武昌区中山路小学二(2)班的40名小学生成为“古诗词3D教学”的首批受益学生。
两个小时的一堂课,孩子们丝毫不觉得乏味,跟着新老师——湖北省博物馆十佳志愿者胡昇爷爷,边走边讨论。“老师,李白写诗的那个时候应该空气很好,孟浩然的船都走得很远了,他在黄鹤楼上还能看到。”“古人送别为什么要折柳枝呢?”
中山路小学二(2)班的语文老师王娟,从事语文教学已有近30年,这是第一次参与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课文搬到创作现场。“听说要来黄鹤楼上课,孩子们特别期待,这特别的一课一定能成为他们美好的回忆”。
(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王红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