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周玉红是个普通女知青,但又是个爱军典型。她的事迹很平凡,但一桩桩都是姑娘爱军的心,拥军的情。
玉红自小爱军人。读小学时,她总爱看董存瑞、黄继光的书籍。每当电影里出现解放军时,就用小手指着说:“这是好人。”尽管自己是个女孩子,但喜欢穿军装,爱玩小手枪。她的体育成绩总是优秀,特别是掷手榴弹有劲。在“军训”时,许多男同学都成了她的手下败将。
中学毕业,她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媒婆上门为她介绍对象,被她拒绝了,可她却整天缠着部长,要去当兵,由于客观原因,玉红当兵未成,她又想找个军人作为终身伴侣。经镇武装部部长张建伟介绍,她认识了现役军人陈建良。从此,她的内心比吃了蜜还甜。在个体理发店里,越干劲越足,每天起早贪黑,总能赚上一、二百元。一惯爱打扮的姑娘不贪衣了,十元、二十元聚起来,为未来的小家庭积蓄。未婚妻的支持,使建良在部队进步很快。一年入了党,两年当上代理排长,正当两小无猜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建良的父亲生病住院,一个多月,医药费就用掉上万元,使一个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困难了。好友们劝她:“你不要死脑筋了,地方上有的是会赚钱的小老板,找一个一辈子不受穷,你跟当兵的要一辈子还债。”可玉红爱军铁了心,没有听旁人的劝说,相反更加贤慧了。她立即写信去部队:“建良,你父亲生病由我照顾,钱不够由我想办法,你不能拖拉工作……”一字字、一行行,都是姑娘的心,姑娘的情。建良手捧情书,从不落泪的军营男子汉落泪了。原以为未婚妻告吹了,但却出乎意料,他暗自幸运:世上还是好人多。在玉红的支持下,建良工作更积极了。他想,只有用光荣喜报来回报未婚妻的恩情。玉红为了让未婚夫在部队安心工作,把几万元的存款都拿出来了,为未来的公公寻访良医,昂贵的药水从不缩手。最关键的是从精神上安慰病人。她把旧衣给未婚夫的妹妹穿,帮未来的婆婆种责任田,她把建良的家当成自己的家。看她整天跑东奔西,玉红的父母心疼了。劝女儿要注意身体,玉红却对父母说:“你们要真心疼我,就应该支持我。”女儿是娘的心头肉,盼女成凤的父母怎么不心疼呢。嫁妆一样一样配齐了。那年年底,建良双喜临门,手捧大红喜报回来与玉红喜结良缘。洞房里,玉红又塞给丈夫10000元,建良看着这一张张崭新的“人民币”,内心既高兴又自豪,庆幸自己找到了好对象。
为了拥军,玉红与部长商量后,挂出了“免费为军人理发”的匾牌。彼邻嘉泽镇的两位军人还不大相信,特地赶到玉红理发店来理发,理完后坚持要付钱。并说:“我们是其他乡镇的军人,这钱你一定要收。”可玉红说:“不要说是嘉泽的,就是天边的军人,我也是免费。”为此,两位军人心服口服,感慨地说:“湟里镇不愧是常州市的双拥先进单位啊! ”自从挂出“免费为军人理发”的匾牌后,几乎每天都有军人前来光顾,有解放军东安农场的,有湟里籍战士回家乡探亲的,有外地出差来湟里的,甚至连一年一度接兵的也来玉红理发店理发。细算起来,玉红已为二千多官兵理过发,如果按10元一次计算的话,玉红已向军人献爱心二万多元了。
为了宠爱“绿”,去年他们把儿子送到部队,让儿子在部队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宠爱“绿”,成为陈家的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