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发现
李金远的艺术成就,是他所创造的“金水墨山水”。这是中国山水画史中继“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山水”“水墨山水”“泼墨泼彩山水”之后,又一全新的艺术风格。对此,台湾著名美术评论家罗青在他的文章《含道映物天地心——李金远绘画读后》里称:“即使将他的画放在中国艺术史的长流之中,他的艺术尝试与结果在宋、元以后的绘画史,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丰富园地,等待有心人进一步全面探讨与深入研究。”
那么,李金远又是怎样发现并创造金水墨艺术的呢?这里要提到多年前发生的一件往事。一年秋天,他独自在藏区一座雪山北坡下写生,黄昏降临,夕阳从一侧的冰峰上把散着寒气的阳光投射过来,阴山下的荒草仿佛一下燃烧起来,闪烁出一种近乎金色的色泽,随着荒草的摇曳或深或浅、幻化无方。藏区高原上的浅山多呈浑圆状,少有树木,泥土褐色如泥煤。这些阴山下的荒草于逆光中泛出的金色,在褐色泥土的背景下看上去“幽玄神秘,凝重深沉”,美得惊心动魄。这偶然出现的景致,令他异常兴奋,他平生阅景无数,但还从未见如此美的金色,即使在任何艺术作品中也不曾见过。他当时即有一种想法:一定要在作品中再现这种“冷金色”,随后,他又多次赴甘孜、阿坝等藏区,专门在夕阳的阴山下,去观察体会这种令他刻骨铭心的“冷金色”。
李金远开始了“假金色”的试验。过去,中国也有人用金入画,不过都是为了勾勒山廓、石纹、坡角等,没人把金融入水墨和色彩中用于敷设。他的尝试,多不如意,因为金性太硬,无法融入水墨,更别说价值昂贵了。最主要的是,金色太灿然、太富贵气,不是他想要的效果。
1995年,50岁的他在艺术创作生涯中完成了一件创举——“金水墨山水”。那年,他应邀参加法国国际语言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国际汉学学术研讨会”,同时出席主办方举办的“李金远水墨画展”。这期间,在巴黎的一家博物馆里,他偶然一瞥,看到出售油画材料的专柜上有丙烯颜料,其中金色尤多。他不觉灵机一动,决定尝试把丙烯金加入水墨来作画,他终于成功了。今天回头看,他当时这“偶然”一瞥产生的想法太重要了。因为这不仅决定了他对中国当代山水画发展轨道的改变,而且决定了他在中国画历史中的地位。世界上许多看似偶然的东西,其实都有必然的联系。
“法”的探寻
经过无数次试验,李金远终于很好地解决了丙烯金与水墨的调配问题,调配成他所期待的“冷金色”。不过,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新的发现、新的观念,必须要有新的笔墨技法去表现,李金远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墨法有了,必须用新的笔法,才能更好地彰显自我感受,表现独特的意境。中国画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笔法、墨法及其章法。其中笔法是作者性情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画的技法核心。
他开始探索新的笔法。他运用中国书法的原理,尝试“逆锋入画”。首先,他选择一种中间有数根猪鬃的三寸长羊毫。这种笔既含水,又刚劲有力。“逆锋入画”这种笔法很难掌握,稍不留神即刺穿宣纸,反之,则笔墨枯竭、呆板,过去几乎无人使用。他在探索“逆锋入画”时,意外发现笔锋扁如刀刃,极为险峻,这发现令他激动不已。“逆锋入画”已是开前人之未见,艰险不易,“刀锋勾线”更是险绝,如夜入深山,身临深渊,愈行愈险,稍有不慎,即坠渊底。但他总能在令人喘不过气之际,履险如夷,走出生天。他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在勾勒线条时有穿透力的笔锋,一见这种刀刃般的笔锋,当即随势写出,不想竟能力透纸背,划铁留痕。“刀锋勾线”,关键在拿捏收放间的毫厘寸度,过和不及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李金远就在灯下做这种收放拿捏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他终于较好地掌握了这一特殊笔法。因为这种笔法可以准确地表现川西高原的峻峭山峰与藏羌碉楼的挺拔峻伟。
他在探索“逆锋入画”“刀锋勾线”的同时,着力强调“骨法用笔”,曾笑言 “我这是刀刀见血,刀刀见骨”。与此同时,他还在实践中创出一种新的皴法“披头散发皴”。这种皴法在传统皴法中未见,典籍中未载。但他认为,所有皴法都应为创作实践服务,为表现对象服务,而不能因循守旧、画地为牢,所以必须要敢变、善变,这才叫“笔墨当随时代”。粗粝的笔法,狂野的线条,充满原始野性的强悍,是他在藏区、大凉山中独特的体验。他说:画《枯山水》、《最为的净土》等作品的肌里,得益于保持了这种原生态笔法的生、辣、鲜、野、猛……做到笔笔见“笔”,笔笔见“气”,笔笔见“意”,自在自如,尽情表现凝重荒寒的感觉。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