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

2016年01月01日17: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

   过去的2015年,备受外界关注的敦煌石窟数字化进程持续加速推进。一大批敦煌石窟艺术精品利用高科技手段成系列、成规模“走出敦煌”,通过“数字展”、“网络体验”、“手机APP”等途径在海内外多个城市“动起来”。

  记者1月1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目前该院已完成洞窟摄影采集119个、图像处理57个、彩塑三维重建17身、虚拟漫游101个,以及4.1万余张底片数字化和113个洞窟三维激光扫描等。这些丰硕成果相继在美术临摹、考古报告、保护修复、展陈等方面得到应用。

  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来,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加速“走出敦煌”的步伐,包括“数字敦煌”在内的敦煌艺术展相继在香港、杭州、上海、兰州等多个城市大规模展出。不仅如此,2016年5月至9月,一批敦煌艺术精品还将首次在美国集中展出。

  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文化发现”的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但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针对它不可逆转的消亡危机,敦煌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数字技术为其“延年益寿”。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随着风蚀、沙化、二氧化碳和湿气等对莫高窟的腐蚀,窟内的一些佛像、壁画都会渐渐“老去”,直至“消亡”。而“数字敦煌”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

  王旭东认为,“数字敦煌”工程一方面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性保护敦煌石窟,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它,然后再利用其知识背景去研究和传承。即使将来遭到地震等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导致洞窟内的壁画彩塑被毁,但数字化的东西会永远存在下去。(记者 冯志军)

(责编:王艺锭、陈苑)

推荐阅读

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校园内郁郁葱葱,老校长徐悲鸿亲手栽种下的...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中央美术学院:培养有人文情怀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凉风习习,从2016年五月歌会合唱比赛现场传来师生们一曲曲或悠扬或激昂的歌声,回顾着峥嵘岁月,畅想着美好未来。校园内郁郁葱葱,老校长徐悲鸿亲手栽种下的... 【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

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父亲节,听男神致父爱 今年父亲节,人民网文化频道力邀多位文艺“男神”倾情献“声”,送上一声声祝福,带来一首首诗篇。在平平仄仄的岁月里,找寻峰回路转的光阴故事。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