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立元
“十一艺节”期间的文华奖评选是文艺评奖改革后的首次评奖,从200余个奖项“瘦身”至总共20个奖项——文华大奖10个、文华表演奖10个,含金量大大提升。
在压缩评奖的同时,“十一艺节”加强评论的审美价值引领作用。通过评论使更多观众了解这些剧目,并走进剧场观看,起到导赏、导览作用;通过专业评论进一步打磨、提高剧目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质量,由“高原”向“高峰”攀登,成为留得下、传得开的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节第一次增加了评论环节,特别好。把所有戏剧创作团体和戏剧人的目光从评奖转向了评论、回归创作本体,这对我们戏曲创作太重要了。”《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说。
演员爱演、观众爱看才是好戏
什么叫好戏?“得文华大奖肯定是好戏,但更重要的是常演不衰。如果一出戏演了几十年还在演,这个戏肯定有存在的理由和成功的地方。京剧《四郎探母》、话剧《雷雨》,创作这样的‘镇院之戏’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可以给这个时代留下的作品。”赓续华说,“此次参加文华奖评奖的豫剧《焦裕禄》、淮剧《小镇》、湘剧《月亮粑粑》等,在不断打磨中走向完美。舞台艺术和电影不一样,评论是其重要一环,回答评论者提出的问题,作品才能不断提升。”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认为:“评论家应该总结创作者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快提高现在的整体创作水平,为攀登艺术‘高峰’打好基础。期待作品能追求更深的文化内涵,同时更重视艺术本体,包括故事性、传奇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等。”
“戏剧界越来越意识到戏剧的本体有多么重要,越来越深信戏曲本身的价值、传统的价值,这种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前提。思想深度、人文关怀和本体追求是我这些年在戏剧创作中尤其是在本届中国艺术节中最深切的体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说。
作品深入生活、深刻体验赢得观众
把脉“十一艺节”,专家看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从本届中国艺术节来看,帝王将相戏少了,描写人民群众的戏多了,说明艺术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创作发展的真正动力,更多地从民生角度来关注思考社会问题,开拓艺术视野。”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说。
“可以明显感受到,艺术工作者在深切体验老百姓的疾苦,感受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挖掘艺术宝藏,努力为人民创作有底蕴、有品质、接地气、聚人气的精神食粮。”陈鹏说。“本届中国艺术节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比如,秦腔《狗儿爷涅槃》对历史的思考和概括不是说教,是通过鲜活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观众能看到这个农民身上的泥和汗,这样的人物真实可信,艺术作品达到这样的境界很难得。”剧作家沈虹光说。
“在深入体验、深入认识、深入挖掘基础上,现在艺术作品减少了个人的情绪宣泄、怪诞猎奇,追求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与中华文化同根的艺术精品创作。按照艺术规律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也是艺术体现人民性的重要方面。我总结为四点:展开想象讲故事、捕捉灵感树形象、凝聚情感提温度、形式创新求完美。”陈鹏说。
现代戏唱主角,地方戏很亮眼
现代戏唱主角是“十一艺节”的重要特点之一,涌现出很多优秀现代戏,除了京剧、歌舞、话剧,还有很多地方戏,在中央扶持戏曲繁荣发展的春风下,地方戏有了更多展示和提高的机会。
“地方戏有突破,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小剧种,没有太多的资本,就在艺术上下功夫,把艺术性做得很好。这个趋势是好的。”《中国戏剧》副主编高扬说,“艺术节上很多戏回归艺术本体,在演唱和表演方面更注重刻画人物、表现情感。”
“本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些戏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启示,移植改编是戏曲创作的重要路子,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太喜欢另起炉灶,很多新东西还没有消化掉就开始创作,造成一些戏的‘短命’。创作应该求质而不是求量。”赓续华说。
“一个剧种的创作,一定要立足于本剧种的个性和优势来选择题材。这次文华奖评奖剧目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今后,新剧目创作如何立足自我、选准题材,充分发挥本剧种的特色和优势,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天津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刘连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