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目前正式制作完成。央视纪录频道将于大年初一起每晚20:00, 播出纪录片中兼顾中国东、西、南、北、中地域特点的4集,包括海南篇、陕西篇、新疆篇、黑龙江篇。
总导演余乐介绍,《航拍中国》全系列共34集,每集50分钟,分五季制作播出,每年推出一季,每季6至7集。“中国幅员辽阔,为了突出地域分布、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在内容和画面上的差异性,我们将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单元,每季分别从这5个单元中挑选出至少一个行政区进行拍摄。第一季共6集,选取了上海、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六地作为拍摄对象。”全部拍摄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余乐介绍《航拍中国》有三大亮点:第一是“角度新”,将赋予观众一双鸟儿的眼睛,首次大规模、全方位地俯瞰云下的中国,“不管熟悉还是陌生,都会找到兴趣点和共鸣点。那些熟悉的地方,比如你出生、长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你可能从未在空中看到过它的样子。”第二是“技术新”,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航拍和摄影设备,所有影像都将达到超高清晰度(4K)的标准。“这一技术虽已普遍用于拍摄,但像我们这么大规模使用还是第一次。载人直升机和无人航拍器两种飞行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将实现我们所有天马行空的创意。”第三是“风格新”,全片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带有一种旅行的气质。“50分钟带你游览一个省,他们觉得以后要想去一个省玩,或者去哪个地方玩,愿意再看看这个片子,我们从剪辑师到导演到调色师包括做字幕的,都会记下来这个地方特别好玩。”
余乐说,“很多人以为航拍就是宏观叙事,是空镜头,但我们更注重挖掘细节与趣味。比如,关于陕西,有个成语叫泾渭分明。夏天时,我们去拍摄,回来一看素材就傻了——泾河、渭河界限一点都不分明,而且很浑浊。后来我们做了调研,才发现泾河是从西北过来的,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到了秋季,泥沙少了,冬天,水中含沙量会迅速减少,变得清澈了。于是,我们11月再去拍,果然泾渭分明了。”
不仅如此,《航拍中国》陕西篇还意外实现了大熊猫想要拍彩照的愿望。余乐介绍,航拍时,无人机的镜头意外捕捉到了全世界唯一一只幸存的棕色大熊猫。“那个熊猫太可爱了,一扭一扭的。可能是基因的变化,变成棕色的。”用航拍拍动物特别难,“在飞机飞行的状态下找动物本身就很困难,更何况多数的野生动物怕噪音。所以,一般都用无人机拍摄。”如果你看这部纪录片可能会发现,动物很多是背部冲着镜头,对此余乐也很无奈,“我们拍了天鹅、金丝猴、鹿……看到动物只要(无人机)稍微靠近一点,它们就把屁股对着你,害怕。然后看你一眼,转身就跑了,因为声音确实太大了。”